第7章 一場注定失敗的起義(1 / 2)

不得不承認,簽訂了渭水之盟,又經曆了三年自然災害的唐朝,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階段。

內憂外患之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深淵,從而亡國。

但是,即便是如此的唐朝,也不見得是一個小小的白蓮教能夠動搖的。

從曆史上,唐朝還有275年的壽命就能看出,至少從曆史的角度上來看,這場起義並沒有直接把唐朝覆滅。

趙桂熠實際上也並不擔心,實際掌控的城市已經有整個唐朝的三成了。

那些兵家必爭之地,雖然不能直接掌控,但是如果有必要,隨時都能調動人力把他搶奪下來,算下來也接近四成。

很多沒有布局的城市,大多數都是因為有駐軍,並且數量都不小於10萬。

像這樣的城市裏麵,居民的身份都不好弄,紅教的年齡不大,因此隻有一兩個監視的站點,並沒有直接進行暗中掌控。

雖然怕弄巧成拙,但是算上隨時可以掌控的地方,紅教已經掌握了四成的城市。

趙桂熠不動,唐朝手裏掌握的那些城池不出大問題,這就代表著,包括邊境在內七成到八成的城市,不出現問題。

這樣就動搖不了唐朝的根基,隻能說再次打擊唐朝的統治。

趙桂熠目前暫時是不想動的,隻要唐朝或者其他勢力不動他的基本盤,怎麼著都先容忍一下。

趙桂熠的基本盤——霧都,隻要不出現問題,他的基本盤就沒有任何問題。

霧都是什麼?就是他帶領著所有的工匠,一同打造出來的工業之都。

雖然現在由於投入力度並不算特別大,隻是生產出了基礎的工業時代的產品。

但是隻要繼續投入人力物力,理論上能夠造出來的那些未來產品,基本上都能夠造出來,像所謂的音響,還有電報,都是工業之都造出來的產品。

甚至還有一部分槍,武裝的都是最最最忠誠的那部分軍隊,這是趙桂熠手中的王牌軍隊,也是他的親衛隊。

而且工業之都周邊,不僅僅被替換了很多人,而且還用妖怪的謊言,讓那些山民不敢進山。

這樣工業之都就不容易暴露,隻要這個地方不暴露,他不論怎麼樣,都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隻要這裏不出現問題,他也不會急著動手,先作壁上觀一會兒。

正如他所料的,這場起義其興也乎焉,其亡也忽焉。

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卻隻堅持了不到三天就結束了。

總計下來也不過折損了3萬唐軍,其中真正的精銳之師連3千都不到。

也就是俗稱的雷聲大,雨點小,這場起義快的讓人發指,有點兒像某些人為了撈錢,才做出的突然的舉動。

仿佛起義奪位並不是他們本身的目的,而是另有目的。

趙桂熠用力的搖了搖腦袋,想不通就不想了。

“各個地方百姓的受損情況怎麼樣?”

趙桂熠又一次召開了會議,讓人統計百姓的傷亡情況。

(所有名字均為隨機生成,也可以私聊作者,如有冒犯,評論,改)

餘白英,趙桂熠所有學生中,唯二的女學生,負責後勤部:

“目前來看傷亡確實很大,但是對我們的事業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