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上學就罰吧(1 / 2)

時光如梭,歲月荏苒,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最初期的農耕時節已經過去了,現在百姓已經不再像剛剛播種的時候那麼忙了。

“元首,這是這個月的月度總結,普遍上沒有任何大問題。”

“另外,依照前朝的直道,我們已經修築了接近5000裏的水泥路,至於瀝青,我們還沒有找到。”

“天然瀝青沒找到,暫時也先不要用石油,石油的話還不夠。”

“冷庫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沒有問題了,腐爛的程度幾乎沒有。”

“學校的事情由於撥款不多,雖然已經普及到了村鎮,但是村鎮級別的學校往往是依靠之前的私塾改編而來。”

“其中的就課率怎麼樣?成人的話暫時不需要強製他們來,但是孩童必須到齊。”

“據我們統計的就課率,男童的就課率已經達到了78%,但是女童的修課率隻有32%。”

“我不要總體數據,城鎮和鄉村給我分開算。”

“農村的話大概隻有8%,城鎮的話倒是稍微高一些。”

“好的,我們已經宣傳了一整個月了,現在也不是農忙時間,既然他們不願意送,那就罰。”

“男童是缺了22%,那一個罰22元錢,女童缺了68%,那就一個人收68元錢。”

“無論任何原因,到課率必須達到百分之百,你要知道,第一套修真功法即將推廣,雖然我們把它叫做是廣播體操,但實質上還是吸收靈氣的功法。”

“不隻是每個人的事情,這還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與水平。”

要知道一分對應的就是一枚銅錢,一元就相當於是100枚銅錢,這麼說10元錢就等於一兩銀子了。

這麼算來,如果一家有一個女童沒有上學的話,就是罰款接近七兩銀子。

一般的農戶家庭,孩子不多的話,可能會有一二兩銀子的結餘,七兩的話就是三四年。

要讓普通百姓拿,肯定是拿不出來的,除非一家人變賣祖宗留下的田產和地產。

顯然絕大部分人不可能這麼選擇,那麼他們隻能選擇另一條路。

那就是到附近的招工點,自覺服勞役,一天一個正常成年男子,大概隻有1毛錢左右。

這是根據仔細換算過的數據,這個價格要放到今天來,那估計裏邊人罵死了。

但這是在唐朝初年,這個價格已經算是很合理的了。

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豐富,通常一兩銀子可以買二百鬥米,約1180公斤,就是2360斤,以今天一般米價3元1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RMB7080元的購買力。

換一句話說,在唐代, 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隻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

用這套新貨幣計算的話,一個人一年15塊錢就大致夠了,再加上一些隨禮的錢,頂多20塊錢就夠用了。

可想而知,一個人沒有去上學,要處罰68塊錢,對於這個時代的人是個什麼概念。

那是整整五年的生活費,足足要了一個家庭的命,這個命令雖然下發了,但是也激起了很強的民憤。

“我們要抗議,你這麼罰款,我們根本接受不了。”

“你們罰這麼多,我們可怎麼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