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恐懼都源於火力不足,餘白英,你作為後勤部長,能不能做到十天內,每個營都至少能有十門火炮?
把炮兵都派到前麵去,現在不是矯情的時候,用老人帶新人。”
說正事兒的時候誰都不敢含糊,後勤部長大致算了算。
“如果說機器也跟著3班倒的話,應該是差不多的。
但咱們這個機器不能24個小時全都連著轉啊,這個機器特別精密,如果連著轉的話,恐怕出現故障來不及修。
而且就算不出現問題的話,咱們的原材料和電力什麼的也供應不上。
原材料的話,那些礦場的產出其實並不太高。如果是正常生產的話,勉強能供應,若是3班倒的話就不夠了。
電力的話,目前隻找到了六個風電廠和四個水電廠。
隻建設了兩個投產的風電廠,還有一個經過簡單修繕之後改造而成的水電站。
除了之前在老工業之都修建的那一些電力板(光伏發電),剩下的全都要靠火力來補充。
這麼看的話,煤炭的產量恐怕不能供應的上。”
看似是後勤部長不負責任的計算,但實際上也透露出紅教根基淺薄的弊端。
各方勢力不敢動手,無外乎就是怕他們還有隱藏著的後手,但不能看出來這些表麵上的實力就已經是紅教全部的實力了。
至於暗地裏藏著的,不能說沒有,隻能說冰山一角,對,藏著的才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都已經露出來了。
但是在華夏人的概念之中,露出來的隻是冰山一角,大部分的要在底下躺著。
正所謂民用一代,軍用二代,實驗三代,研究四代,構思五代,概念六代。
其實無外乎就是不想把底牌,直接明白的告訴其他人。
趙桂熠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通過震懾他們,讓他們摸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實力,讓他們老老實實的臣服於自己。
就好像把五姓七望直接圍殺一樣,這些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由於沒有自己私藏多少盔甲,也沒有藏著多少武器。
僅僅幾支線列步兵,就能輕鬆教他們做人,但是曆代皇帝都不敢幹這個事情,因為他們要靠這些世家貴族來治理天下。
趙桂熠敢於圍殺他們,一方麵是為了讓自己後續的政策沒人反對,另一方麵也是有敲山震虎的心思在裏邊兒。
我的實力就這麼點,但我的實力全靠你想象。
但是一旦碰上外敵了,就開始逐漸的疲軟下來。
要新式武器,沒有,製造不出來,我們提供各種機器,抱歉,連原料都沒有。
“我不會強行逼你,目前有多少,連帶炮兵一起給我運到前線。
明天深夜,對著突厥的營帳給我一頓亂轟,不要吝惜炮彈。
隻要戰爭不停,你的生產就不能停。”
南蠻北狄,東夷西戎,就華夏一個,沒有特殊能力。
實力不夠,那就炮火來湊,先一波把他們的士氣打沒,再把他們的軍糧打沒,能不戰而退是最好的。
就算不能,在不暴露火炮這種重型武器的前提下,先挫一挫他們的銳氣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