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現在炮彈沒有用了,我們是不是要停止這種沒有意義的行為?”
戰略後勤部的負責人表示,最好要節省炮彈,不可能像這樣再無限製的浪費下去了。
“怎麼沒有意義?突厥人攻城靠的是什麼?靠的不就是他們的精準的弓箭嗎?
不論怎樣,他們的弓箭的數量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炮彈能夠有效的消耗他們的弓箭數量。
就算不能讓他們耗盡箭矢而直接撤退,也能夠讓他們在攻城的時候,因為箭矢不夠而少進行一輪射擊。”
最不願意見到士兵犧牲的不是醫療部,反而是發放撫恤的部門。
發放所需變多了,就相當於會有很多的士兵,因為軍費原因要死在戰場上。
“什麼情況?你們是不是覺得我們的炮彈太豐富了?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對衝的行為,我們消耗我們的炮彈,他們消耗他們的弓箭。
比的就是一個,看誰耗得起,他們耗得起,那就是他們贏,我們耗得起就是我們贏。
別忘了他們的弓箭雖然得用十發,甚至是十幾發才能夠撞破一枚炮彈,但是他們有長達一年的時間來積累這些弓箭。
而我們的炮彈雖然是工業化製造的,但是數量並不多,這總共才製造了不到15天。”
軍工部門的一個領導,這個時候也不樂意了,你們在前麵射的倒是開心,我們在後麵瘋狂的生產。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突厥南下的消息傳過去,趙桂熠元首才開始安排。
從剛開始生產到今天總共也才製造了不到15天,目前的部分原料已經告急了。
也就是說以後的炮彈,即便能供應,也不可能像這樣無限量的供應。”
後勤部的一個代表也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發言,這件事情最後肯定會扯到他頭上,他也不能不及時站出來說話。
“雖然戰爭是大事,但是有的事情比戰爭還重要。
鋼鐵的消耗量是極其恐怖的,哪怕新建的幾座高爐煉鐵廠,每天能產出數千噸的鋼鐵,最終也隻能劃分出1000t來製造各種軍用武器。
畢竟國家是新建的,規劃的那些大型工程,哪一個不得用大型用具?光是製造這些大型用具,就是一個耗鐵大戶。
以及擴充其他的工業機床的設備,用鐵量更是特別大,而且這個還不能拖延,一拖延就是整個五年計劃整體向後推移。
能摳出1000t的鐵來軍用,還是因為北方正在打仗,如果不打仗,能扣出100t來就算不錯了。”
他的意見就是最多給你們這些鐵,其他的地方都跟我要鐵,我們也沒辦法。
“這些不僅要給那些士兵們提供裝甲,還要去製作那些軍用卡車,軍用的坦克,能用到炮彈上的就變得更少了。
雖然單發炮彈看起來消耗的鐵並不多,但實際上一旦成規模生產,耗鐵量,那也是蹭蹭往上漲。”
軍工部門的幾個領導一商量,結果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提供更多的炮彈了。
“這件事情根本沒辦法,光是鐵的問題就已經很讓人頭疼了,更何況後麵的炸藥也生產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