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夜市還不算繁華,這裏畢竟是長安古都,華夏的文化之都。
主要發展的還是繁華的文化,所有的文化在這裏相互促進,相互交融。
過些日子你可以自行乘車去滬市,或者是鐵路中轉市,這兩個地方的夜市才是最繁華的。”
觀音暗暗心驚,本來以為這裏就是整個華夏最繁華的地方了,畢竟一般情況下,首都是最繁華的地方。
“你說什麼都?文化之都?
現在的華夏有很多都城?到底有幾個都城?
我記得長安不是整個唐朝的都城嗎?怎麼突然變成了這麼多個都城?”
“你不是之前看那個玉簡來著嗎?裏麵如果沒提的話,我可以告訴你。
北平是政策之都,長安是文化之都,滬市是經濟之都,中轉市是物流之都,還有六個工業之都,以及老山穀思想之都。
前麵這些都很好說,顧名思義,滬市就是發展經濟的地方,你可不能不知道經濟是什麼意思,就是讓錢快速流轉的地方。
中轉市就是全國鐵路的重要樞紐,在這裏,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都需要在這裏轉火車。
工業之都分布在六個地方,主要是為了靠近六種不同的原料,這些原料都是各個行業生產的最關鍵源頭。
與老山穀工業思想之都,就是我們之前的基地,很多人都會到這裏來憶苦思甜,那的橘子,真甜啊。”
“為什麼唐朝會多出來這麼多都城,你們就不怕有人造反嗎?”
觀世音或許很清楚世間的情況,但是祂也很清楚人性。
如果其他人掌握了權力,那麼勢必要生出些禍端來。
皇帝誰做不行?憑什麼不能是你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那你就有所不知了,這麼多功能,放在以前或許還能用一個都城來容納,現在肯定不行了,真的裝不下了啊。
且不論工業之都需要不同的原料,但就隻說假如這麼多功能都放到一起,需要占據多大的一片麵積?
整個北方平原都不見得夠,而且對,這麼大的城市,如何及時的供應新鮮蔬菜也是一個大的難題。
為了保證每個城市的發展以及空間,所以就決定了把這些功能統統分出去,按照功能分到各個地方。
至於造反,別鬧了,這十年來華夏變化多大你也看出來了,有這麼好的皇帝在上麵,誰樂意把他推下去?
難不成換一個之前那樣的皇帝統治,豈不是又要回到以往的狀態?
哦,對了現在的皇帝已經不掌權了,真正掌權的是元首。”
觀音心裏頓時生出一個點子:
“哪一個皇帝不想獨攬大權?
但是,現在掌權的居然是所謂的元首,或許就是以前的宰相吧。
相權和皇權的對立,這可是他們兩家掌控皇權的最好辦法。
皇帝不聽話的,直接強化相權就可以,到最後再用一係列的手段把這個皇帝推翻。”
觀音自認為這個點子不錯。
自秦朝開始,華夏便進入了大一統的帝國時代,中間雖有反複,但終究都歸於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