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龍王一事,吾雖然不管,但是也不能在又查明事實真相的情況下,隨意處置。
這就是當時祖龍的原話,你應該記得清楚吧。”
龍王跟著點頭,這一切他記得確實很清楚,難道這不是祖龍為了避嫌才說的嗎?
“態度已經擺明了,涇河水族長既然答應他們,那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和祖龍無關。
但是龍族地位擺在這兒,您說了說有證據,玉帝就必須查實之後再進行處理。
如果在以莫須有的罪名想要處死,那就是不給祖龍麵子。”
龍王一下子清醒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還以為,至少有一縷香火情在,祖龍不會不管他。
可是現在也想通了,這一縷香火情早就在他準備放棄龍族身份的時候給滅掉了。
放著好好的龍不當,非得去給人家當什麼天龍,活脫脫的一個大怨種。
如果說是佛陀果位的話,還能反手幫襯龍族一二,但是老君既然說是佛陀果位,那麼肯定許諾的不到這點。
想必就是一個菩薩的果位,隻是說起來比較好聽罷了。
大家都是心思通透之輩,而且通過演算也能得知,說起來還是給了祖龍麵子,才給一個佛陀的果位。
老君是道家的,說佛家的事情,到時候完全可以推脫,說是自己不知道,不然為什麼在場的觀音站著不說話?
現在既然不用自己了,那麼這個果位自然也就不會給自己了。
這一下不僅把自己原本的種族給得罪了,還同時得罪了佛儒兩家。
這樣看來,哪怕是道家也不會頂著巨大的因果和兩教的仇視,把自己收入門牆。
現在祖龍剛剛沉寂,那些人忌憚祖龍的顏麵和威懾,不敢對自己動手。
等到祖龍完全沉睡,沉入到梳理地脈之中,再等到西遊完全結束,量劫徹底清除之後,絕對會率先對自己這些人動手。
如果沒有一個大勢力的庇護,自己到時候必死無疑。
“這件事情務必要盡快辦下來,若是華夏拖我個十年八年,恐怕老龍我就真的成灰灰了。”
涇河龍王已經想通了,現在唯一能夠給予庇護的,就是人間強盛王朝的官職。
除去幾個有名的準聖大能,誰敢和那些道統作對?
就算是四海龍王,與各個道統都交好,但也隻是處於金錢上麵的交易。
當然,修仙界的金錢就是靈石,或者功德之類的。
對於那些大能來說,靈石完全可以隨手彙集靈氣,隨後靈液自生,隨後固化即可,隻有功德才能夠讓他們更進一步。
龍族自然不可能隨意交易功德,畢竟功德能夠幫助他們的有天賦的後代,脫離業果的限製。
不能給他們功德,那麼自然用處也就不大了,反而還要因為他得罪兩個大勢力。
那些大能們自然也不可能,頂著兩家的壓力,涇河龍王這個老龍王,收入門下當做弟子。
能保住的沒有必要,也不願意開罪,保不住的能有什麼用?
所以說這強盛的王朝,其中的高官職位就是這老龍王唯一的出路。
隻要這個王朝沒落,隻要自己的官職不降低,哪怕是這兩個統道,都不敢輕易對自己出手。
殺一個龍王問題不……大?龍族不計較的話,因果也會太大。
但是殺一個高官,這個王朝絕對會追究到底,王朝是王朝,家族是家族,前者的規矩更森嚴。
王朝氣運庇護隻是一方麵,敢於下手擊殺,當即就會被皇朝氣運所反噬。
擊殺者本人,是第一個直接受到反噬的。
輕則修為倒退,實力大損,重則元神黯淡,修為全無。
若是實力不夠,直接就魂飛魄散了。
若是某個大勢力的修行者擊殺的,那也不是說一蓋了事。
遇上得罪不起的,後者必定會息事寧人,忍氣吞聲,而前者無論是否真的得罪得起?
至少都會發一封文書過去,實力低的自然是唯唯諾諾,交出罪魁禍首。
實力相等的也會選擇賠禮道歉,並聲明這是一個誤會。
實力足夠自然,不會理會這種文書。
但是隻要發過文書簽到,自然會查詢這位官員是被哪個勢力所殺死的,如果是修行者還會給這個修行勢力降下因果。
最直接的就是遭遇這個王朝的絞殺,一個王朝境內再也沒有該勢力的修行者。
即便扛過了這個王朝的攻擊,在因果業力沒有消除之前,氣運往往非常低迷。
不僅招收的弟子實力不夠,天資不強,連那些老祖宗的突破都會受到影響。
“幸虧老龍我謹慎,多問了兩句,不然我就真的灰灰了去了。”
老龍王也動了加入華夏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