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一轉,立刻明白了這是什麼意思,從官話上來說, 華夏所有的力量全部來源於這數萬萬百姓。
但是實際上,背後站的那位和趙桂熠關係匪淺,而且能夠壓製天道。
“那是俺老孫多嘴了,不問了,不問了,俺老孫還是找個工作去辦吧。”
“怎麼?還打算去跟著唐僧一起西遊?”
趙桂熠抬眼看了他一眼,猴子嚇了一個激靈,連忙否認道。
“不去了,不去了,老孫可不想被帶上了,讓人頭疼的緊箍咒,也不想聽了,唐僧默默叨叨的。”
他自己本身沒有想到這裏,隻是因為一個團隊不能有兩個意誌,猴子這的凝聚力是最強的。
隻這個團隊的主角必須是唐僧,唐僧是如來的,二弟子是個關係戶,哪怕猴子再有能力,那也是外來的。
二者衝突之下,佛門就選擇給猴子戴上了金箍,把這一個命門捏在了唐僧的手裏。
沒有見到結果肯定不容易推算出來,但是見到結果去推過程,再去推原因,那就非常好做了。
見到這樣一個結果,猴子自然能推算出來,那書中的金箍,肯定不是假的,哪怕沒有金箍,也得出現個銀箍。
唐僧以凡人的修為,壓製不了已經進入太乙的猴子,那麼勢必佛門會出手製衡。
橫豎是選一個差不多的勢力投靠,為啥還要去選那個會限製自己自由的。
至於成佛之後,那個金箍會被摘下來,佛門的特性,最多就是讓這金箍隱形,在表麵上看起來不像是奴仆。
“那也沒事,我不在乎這些。”
趙桂熠說完端起茶杯來喝了一口水,說了這麼半天,他也口渴了。
猴子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端茶送客嘛,這個道理他還是清楚的。
“老孫明白了,老孫這就出去找活幹,早日把這金箍棒的賬還上。”
說完,便直接快步走了出去,走到院子裏才架著雲飛出去。
金箍棒是他到龍宮裏借的,但借來的東西要不要還,那就沒人規定了。
笑話,這是我憑本事借來的東西,為什麼要還?
但是在既然來到了人間,就不得不還一下這個賬了。
當初龍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龍王已經說過了,這是大禹治水時的一塊定海神針,那麼自然是人族的功德靈寶。
放在龍族即便是再久,那也改變不了他最終是人族的靈寶,龍宮占據了數千年,改變不了他的最初的作用。
若是自己不知道,人族也不知道,那就算了。
現在,以元首全知全能的本領,肯定知道自己手上這根金箍棒是人族的。
在那《西遊記》一文中,也明確提到了這棒子的來曆。
那肯定就不能再繼續裝聾作啞了,還給華夏也是還,還給整個人族也是還。
在華夏內,這種先天靈寶都是有明碼標價,到華夏之外,這就不再是靈寶的事情,要,這就是一一次人情的事了。
比起還一次人情,尋找一些各種奇珍異寶,還是簡單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