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玄奘的關係不錯,可以說是相互扶持的。

已經相處了有月餘了,兩人之間已經屬於共事的同事,關係已經比較親近了。

所以玄奘才會說這話,猴子也會因此阻止他。

不過如果關係不好,玄奘也求不到猴子頭上。

悟空這話也給園長提了個醒,現在這一次打擊,陳老漢已經有了思想準備,所以說他能夠坦然的接受,但是如果一旦再有下一次,那恐怕他也會很不好受。

“我當初一路打到閻羅寶殿,直接找閻羅王要個說法,閻羅王沒有辦法,就讓我檢查了絕密文件——生死簿。

我在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上麵寫著:孫悟空,天產石猴,壽該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地府的生死簿可不像是房間的電腦那麼方便,一般情況下是很難查到對應的數據的,除非是被分管的那一片人特殊標記,或者說按照程序分下來的數據。

而且如果你想讓我把他帶回來的話,必須要給我一個準確的名字。

否則我找不到他,即便當初找我的名字,我也費了很大功夫。

記載和最終的那一本書上,隻是一個映射的關係,也就是說,必須得在最終的那一本書上找到,我才能夠把我的名號在上麵勾走。

不是我不願意,在那些分類的書中尋找,尚且費時費力,更遑論在本源生死簿中勾走他的名號。

因此才勾走了猴屬一類所有的名號。”

對於玄奘來說,他其實也知道:

其次,現在猴子能帶他回來一次,那麼下一次呢?

以自己的速度,恐怕20年也不見得能走出華夏的境內,到時候陳老漢一個電話打過來,自己是幫還是不幫。

自己能拜托悟空一次兩次,難道還能拜托很多次嗎?

就算自己能麻煩悟空很多次,那悟空能麻煩閻王很多次嗎?

生米恩鬥米仇的道理他不是不懂,幫他再多次,隻要有一次不幫,那麼陳老漢不僅不見得會記得這份恩情,反而還會怨恨自己不幫他。

“可是我自己覺得,我現在因為波及了他的妻子,所以感覺心裏非常難受。

如果我現在不為他做點什麼,恐怕以後會記他一輩子的。

我清楚這是什麼東西,這是所謂的心魔。”

玄奘獲得一部分金蟬子的記憶,自然也能夠輕而易舉的了解到,這是什麼東西,哪怕是自己身在局中,也能夠明白這就是心魔。

所謂半夜醒來,就會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我真該死,恐怕也就是這個吧。

雖然人類已經拋棄了修行,拋棄了道德,拋棄了底線,但是心魔是平等的,他會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

你與我先談養心殿,後拜瀑淋身,閑暇聞幾頁,臭讀幾遍書~

那些人為什麼在談完大事之後,然後就會去拜佛,不是說他們對於佛教有信仰,而是企圖通過這來逃避心魔對自己內心的拷問。

如果不做點什麼,恐怕以後修行的路上就會有心魔存在。

天道一飲一啄,必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