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純的說80功率,可能不會清楚大概有多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地球1\/10大小的行星,

哪怕上麵有大氣環流,隻要沒有生命,這台計算機就可以用物理層麵的手段,模擬這個星球未來所有的運行,

前提是沒有外力介入和沒有生物存在。

從分子和原子的層麵上模擬,不僅要有大量物理化學的方程,還要實時統計所有的分子數據,在某一瞬間所有的數據都要輸入到計算機裏麵去,

顯然這不可能,但是也從側麵反映了,這計算機的功率是龐大,

也難怪,隻是簡單的開機預熱,功率飆到80%之後,哪怕在九天雪山上冷風直吹過去,都不見得能夠把它降到最適宜的溫度。

“迅速啟用備用機,先不管備用機那邊安排好了沒,先把主機啟動起來!”

這兩天開始,人們就一直準備著,

這個基地從有這個計劃的那一刻開始了,已經開始修建了,

而且技術一直保持更新換代,所以到這一代的技術已經不知道先進到哪裏去了。

所謂的備用機就是下一代技術,隻不過還不太成熟,

為了預防這一台機器不夠,所以他們提前把那下一代技術的主機已經安排好了,

這一台計算機不能再擴張運行內存了,因為現在已經達到了數學巔峰效率,在多反而更不容易處理,

因此隻能把一部分數據輸入到備用機中,再轉交給生死簿和輪回進行處理。

備用機的數據進行交互之後,主機的壓力就小了不少,

這讓正在隱藏在一旁觀看的世界,嘖嘖稱奇,他自己也檢查了幾個特殊的案例,輸入進去之後確實沒有什麼問題。

這幾個案例,連世界都覺得有些棘手,之所以說是棘手,是因為如果完全按照條例來處理,這人應該打入無盡輪回地獄,可是他做出的貢獻也不小。

世界就想把這個交給機器處理一下,進入流程就觸發了某種特殊的機製,

就郊遊了,混沌模型算法負責進行一些模擬思考,然後就進入了特殊處理流程,最後給出的判決是進陰差體係打工。

先讓他償還他的因果,等到償還完之後再安排他投個好胎。

稍微推演了一下,世界,就發現這已經是一個幾乎完美的處理辦法了。

卻如果願意投入時間人力和物力的話,可以給一個更好的辦法,

但是這又會造成更多的問題,確實存在這種不夠完美的事情,不過像這樣複雜的事情哪有什麼完美的結局?

達到這個程度已經幾乎沒有什麼錯漏了,世界也就放心的,把整個南贍部洲的輪回交給他們處理。

幾個小時以後,功率也逐漸回落,50%,逐漸維持在這個水平了,

之前積攢了一天的靈魂,這個時候已經幾乎處理幹淨了。

按照預定計劃,他們使用計算機利用生死簿逆向入侵了地道。

沒錯,他們攬下這麼大的工作,可不僅僅是為了一點點功德,

如果隻是為了功德,投入這麼多的人力,物力是根本值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