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建設模式(1 / 2)

我想起了之前因為無法正常退出,抱著狙擊槍在樹上熬了一晚,我決定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我在遊戲中給自己設計了一個能夠隨時返回現實世界,並自動保存進度的控製程序,我將那個退出程序偽裝成一棵果樹,隻要我吃上一口樹上結的果實,就能立刻從遊戲世界中返回現實世界。

為了不讓那棵果樹顯得過於紮眼,我幹脆在它的周圍建起了整片的果園,並命名為“伊甸園”。不過,我還是有些不放心,因為一旦有遊戲中的人接觸到這棵果樹,我不知道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為了以防萬一,我又設置了一些機關,並讓一個長著翅膀的怪獸守護在那裏,不讓任何人接近。

下一步,就該實施“造人”計劃了,我在考慮是仍從亞當和夏娃開始,還是來個改革創新,加快發展步伐。

“發展才是硬道理。”我決定“批量造人”,因為人多好建設,我要盡快地讓遊戲中的人類世界恢複到先前的規模。

一行行代碼,一段段生命,一道道指令,一幅幅願景。我的十指在鍵盤上翻滾,精神在數碼中飛馳,靈魂在網絡中起舞。

我按照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設計,把七大洲合並成了一整塊大陸,同時統一了語言、文字和貨幣,讓各地的人們均衡發展……望著我的新世界,我感覺心情格外歡暢。

我把一款專為少年兒童設計的防色情和暴力的防火牆軟件掛到了遊戲上,然後才讓遊戲重新連接到網絡。這次,我不想讓遊戲接觸到任何含有暴力的東西,因為我要建立一個理想的淨土,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

我讓遊戲學習的第一課,就是人類的曆史,但我很快發現,人類的曆史根本就是一部戰爭史和爭議史,無奈之下,我隻好先選了一部《中國神話故事》,讓它先“讀一讀”。

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同時,我盡量不讓熱兵器出現在我的世界中,因為我擔心一旦有了開始,就很難停止,很可能最終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我發現遊戲的建設模式同樣能吸引我,因為它真的讓我體味到了作為上帝的感覺──那種控製一切的滿足感。有一次,或許是過於沉浸,當我退出遊戲後,仍然還有主宰萬物的錯覺!我意識到如果長期這樣,人在精神上必定會出問題!

這個沉浸式的遊戲世界太過真實了,我擔心如果留在遊戲中的時間久了,會讓自己在遊戲中會無法分清虛擬和現實,所以我決定做一些改變。我把恐龍複活了,讓人們像飼養牛馬一樣,成為一種承擔運輸任務的家畜。另外,我抽走了地球上的一部分水,直接冰封到月球上,並把月球在遊戲中隱藏了起來。

此外,我成功地在遊戲中設置了一台虛擬終端機,它能方便地讓我在遊戲世界中去管理遊戲,盡管它能實現的功能還很有限。我把虛擬終端機設計成一部平板電腦的樣子,對於這個小設備,我不敢大意,不僅隨身攜帶,還設置了密碼,因為我不敢想象一旦它落入“外人”手裏,會造成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