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A市十五中,訓練完的柳冉看完成績欄裏頭的成績,哀怨的聲音在走廊裏回蕩著,“曉鈺等等我,哎呦,你打球把我打的那麼慘,考試成績竟然也比我高這麼多,發球學習兩不誤啊你,你這種妖孽幹嘛偏偏生在我身邊……”
吳曉鈺和柳冉是同班同學也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也因為乒乓球有著一定的基礎,一起被選入校隊參加訓練,去年她們已經一起參加過一屆比賽,今年將是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
剛訓練完的吳曉鈺頭發因為汗液的黏連有點淩亂,少女的臉微紅但神采奕奕,氣息微微淩亂,轉頭對著哀怨的柳冉笑到
“一般啦一般啦,那些說打球耽誤學習的,我偏要讓他們看看,打球學習兩不誤!”
叮叮叮叮,鈴聲響起,吳曉鈺柳冉踏著鈴聲走進教室,是大課間後的自習空堂,吳曉鈺把球拍收起來放入背包,拿出自己的數學隨堂練,準備把今早數學王老師布置的作業寫了,百聽不如一練,剛翻開書本,前桌小胖齊俊轉頭對著吳曉鈺說:“鈺姐,你聽說了嗎,咱們班要轉來一個新同學。”
吳曉鈺詫異“這種沒落的學校還有人轉進來?”
吳曉鈺的話確實不錯,十五中是教育局專門設立的,起初為了教育均衡,偏遠地區學生因為經濟和交通原因很難進入市區學校就讀,十五中的出現算是解了學生和家長的燃眉之急。
但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孩子衝擊重點大學,都把孩子們送去教育條件更優秀的市區重點高中,十五中生源變差,學生變少,老師流失嚴重,吳曉鈺柳冉齊俊還常常聚在一塊討論學校還有多少年倒閉!
現在高中每個年級隻有四個班,每個年級加起來也不過200人,整個學校加上老師也才七八百人。
學生們轉出去還來不及,竟然還有人主動轉進來,吳曉鈺也是很驚詫,很快,老班帶著一個男孩走進教室。
“大家先停一下,來來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班新來的轉校生,陳淇,大家掌聲歡迎一下”,掌聲過後,老班又說,“陳淇,來給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吧,別害怕來吧”。
陳淇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麼,轉頭拿起兩桌上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陳淇二字,又緊張小聲的說到,“大家好,我是陳淇,希望能和大家友好相處。”
多年後,吳曉鈺依舊清晰的記得,初次見到陳淇,那個少年即便隻穿著最普通的校服,也在陽光的襯托下熠熠生輝。
新同學進入班級,大家都有些躁動不安,想更加迫切的了解些新同學的故事。
“鈺姐,你說為啥陳淇會轉來十五中,在別的學校犯事了?還是成績真的跟不上,才送咱們這”,齊俊按耐不住不停在曉鈺跟前聒噪。
“你想知道你就下課就問他,我還要寫作業,晚上我訓練沒時間寫了,把你的頭扭過去!”
吳曉鈺對齊俊的問題也有些好奇,但秉持著別人不說她不問的原則,眼下自己的作業最重要。
自習結束,柳冉從自己的位置跑過來,“曉鈺,一起吃飯,趕快,”也不怪柳冉那麼急,學校是大鍋飯,去的晚了要排隊很久不說,好吃的菜被打完了怎麼辦!
“知道了,走吧。”吳曉鈺被柳冉拉著準備飛奔下樓,往窗邊一瞥,看到那個少年頭安靜的趴在桌子上,不知在想什麼。
“哎呀,別看了,趕緊的”,柳冉催促吳曉鈺,幹飯還是最重要的,吳曉鈺把別的想法拋開,飛奔去往食堂!
“又是白菜海帶豆腐”,柳冉翻了個白眼,“我都吃膩了”!
“行了,別嫌棄了,多吃點,晚上還要訓練的”,吳曉鈺深知大師傅的為難,每個月就交那麼點餐費,也難為大師傅了。
“曉鈺,你要多少米飯?”
“還是一大碗吧,老樣子,你打米飯,我去盛湯,今天是小米湯,你要多少”,吳曉鈺邊問邊拿碗。
“小米湯啊,就來半碗就可以了”,柳冉跑到米飯盤子前,給吳曉鈺打了一大碗米飯,吳曉鈺是真的愛吃米飯饅頭,碳水愛好者,米飯和菜還必須分開吃。
柳冉和吳曉鈺認識多年,吳曉鈺的習慣她已經一清二楚,吳曉鈺最愛吃米飯了,愛吃自然吃的多,吃的多卻長不胖。
兩人埋頭將飯吃完,慢慢悠悠挪回教室,等待晚上上課,今晚是物理和語文。
距離上課還有十多分鍾,吳曉鈺拿起今早的英語課本,準備把單詞再看一遍,走廊裏是少男少女的嬉笑打罵聲,窗外是粉紅的晚霞,吳曉鈺低頭安靜的溫習,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