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號避難所是一座巨大的海上浮島平台,它像是一個側躺的U字,艦艏圓潤,造型十分優美。
避難所雙側腰部分別有一個向內的凹陷區,這裏就是避難所的港口,停靠著一些大大小小的船舶。
其中最大的甚至有萬餘噸。
而萬噸巨輪在避難所麵前,不過是如同一隻舢板。
平陽號避難所長約2400米,寬約1100米,甲板區域共計18層。
其中下層甲板區位於平台內部,共計為四層,與底部船艙一起主要用於物資存儲和一些不會產生廢氣的生產製造工廠。
上層甲板區的14層坐落在平台上,如同是一座海上城市。18萬幸存者就生活在1-12層,13、14層是避難所的軍事、科研和指揮區域。
避難所每一層麵積將近220萬平米,生活著1.5萬人,人均生存空間147平米,聽上去似乎很寬裕。
然而實際上不是這樣。
人類不是穴居動物,需要見到太陽,也需要社交。因此避難所在設計時,就在每一層預留了20%的甲板區,人們能夠在這裏曬曬太陽,呼吸外麵的空氣,還能在這裏種植一些植物;20%的區域用作公共活動區,用於建設社區學校、醫院、運動場等;45%的區域用於生產、農業無土栽培等,人活著就要工作,就如同活著就要吃飯喝水一樣,避難所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自然有大量生產需求;還要考慮到“公攤麵積”的無處不在,樓道、走廊、電梯井等等,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實際的居住區域大概隻占8%左右,人均12平米。
避難所中最主要的戶型就是14、22、30平米的房間,分別住宿1、2、3個人,麵積更大的家庭房很少。
比如趙樾跟妹妹趙嘉住的就是22平米的雙人間。
這個房間她還能再住一年,之後就要搬到14平米的單人間去。
也算是避難所對她的優待。
其實平陽號避難所的設計容量是12萬人,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最終上船人數達到了18萬多,一些本來用作生產、活動的區域被臨時改裝為了居住區。
這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避難所的生產能力。
當然了,除了按照人口數分配住房外,等級越高的人住房空間自然越大。
閆峰、瘦猴來到1號港口,這裏停靠著他們工作的“黑鯊”號狩獵船,船體右舷斑駁的“魯榮漁26XX”昭示著它原本的身份:
一艘噸位80的近海漁船。
之所以將捕魚稱作狩獵,是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網撈起來的會是什麼。
有時候是銀光閃閃的鯧魚或者帶魚,有時候是吐著酸液的變異生物綠烏賊,有時候是一口啃掉半截錨鏈的某種烏龜,有時候是脾氣暴躁會爆炸的螃蟹...
在這裏,任何一個漁民過往的經驗都不管用。
趙樾出事那日,他們撈了滿滿一網魚獲,絞盤咯吱咯吱轉動,將漁網拖上來。
滿滿都是一種形似海蛇的變異帶魚。
這種帶魚看著可怕,實際上肉質鮮美、無毒無害,而且沒有尖銳的牙齒,是他們最喜歡的獵物。
誰曾想裏麵竟然混著一條海花蛇。
這條蛇被變異帶魚包裹著,經過漁網擠壓,然後被拋灑在甲板上。這麼一番折騰,它竟然還能夠沉住氣,躲藏在暗處靜靜等待出手時機。
於是趙樾就著了道。
這也足以證明狩獵隊的工作十分危險。
畢竟老老實實待在避難所裏的話,出事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一大早,閆峰就帶著瘦猴以及另外的12名隊員出發了。
自從魔神之戰後,他們幾乎沒有見到一隻變異生物,更別提魔獸了。雖然魔神之海中很多正常的海洋生物攻擊力也不弱,但比之變異生物還是差遠了。
“今天咱們走得稍微遠一點,爭取收獲多一些。”
閆峰決定抓住時機,盡可能提高收獲。
不隻是他,避難所的高層們也是這麼想的。
“艦長,所有狩獵船都派出去了。”
有軍人上前報告,他們還是習慣稱呼趙子辰為“艦長”。
其他行政官員大多稱其為“指揮官”。
因為暫時失去了與總部的聯係,平陽號的行政係統稍顯混亂,畢竟總部還沒來得及給平陽號任命一位領導人。
趙子辰女士軍銜最高,而且在這種環境中,需要一位強力人物來帶領大家,所以人們默認她來統領整座避難所。
最關鍵的是,軍方支持她。
但這不代表著平陽號中一些行政人員沒有想法。
近段時間以來,平陽號“自立為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很多人認為,尋回總部怕是已經不現實了。在這種情況下,平陽號必須擁有一個獨立的最高權力機關,來團結、帶領所有人。
避難所應該形成一套獨立完整的組織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