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因為貿易和政策的原因,更加富庶,尤其是官方財政,還能支撐起軍費和大體生存物資。

H市一直是商貿經濟大市,依靠港口積累了大量經濟。

H市官方動作更是官方下各省市裏的佼佼者,在災禍伊始就開始征收工廠,和季盡預料的一樣,這些工廠目前已經開始陸續生產物資。

這也是為什麼H市超市還能向民眾出售物資的關鍵。

電源車撤走後的第三天,官方公布了食物救助法,向全部H市的公民發放救助糧。每個人都可以憑借原身份證領取。

這也代表著工廠加班加點生產的第一批物資到位了。

這大約是近些天來唯一的好消息了,也適當安撫了人們因為電源車撤離而升起的怨氣。

季盡一開始並不打算領取救助糧。整個H市有千萬級人口,光是排隊就不可想象。

但寧年告訴她,這次救助糧發放的時候會錄取本人最新指紋信息,將適用於災後信息庫,以後出入H市都要依靠新身份證信息。

季盡想了想還是要去弄。

這段時間來,季盡能明顯能感覺到官方不是毫無準備的在做這些事情。

限購令、收購工廠、發放物資、老鼠換糧……這些政策在緩解災難帶來的劣勢。

季盡相信官方一定有建立救助基地的打算。

未來的災害不可知,季盡還沒有自大到因為有了空間就覺得自己可以單槍匹馬應對未來,跟著官方的腳步是目前最優解。

而如果要進入這個基地,官方發布的新一代身份證必然就是敲門磚。

不得不說季盡猜到了一部分,官方的確修建了避難基地,但卻是在很早之前就開始秘密修建,並不是災難後才開始建造,這件事除了部分高官外無人知曉。

不過秘密隻要有風聲,也就不再是秘密。避難基地的事情在高溫之後,不知通過什麼渠道流傳在H城上層之間。

隻有普通民眾被蒙在鼓裏。

季盡便是這樣芸芸大眾中的一個。

豆漿餛飩發現季盡要出門,又開始嚶嚶嚶,但是這次季盡對它們搖了頭,讓它們乖乖呆在空間裏。

救助糧發放地點還是市中心的商超,很多人都是晚上去排隊,清晨剛好能輪到。

寧年和季盡約了時間一起去,三個人也方便照應。

季盡帶了三個小馬紮,又弄了個保溫壺,裏麵放的加鹽冰水,還帶了幾把扇子,穿上遮陽套裝出門。

季盡不是出汗體質,高溫以來也不怎麼出汗,但今天外頭熱浪洶湧,身體一接觸熱空氣就開始飛速分泌汗液。

排隊的人密密麻麻,有持槍製服在維護秩序,

中間還有人兜售扇子,也沒人管,有些人實在受不了咬咬牙想買,賣扇子的卻隻接受糧食和水換。

有幾個人被這天氣燥的受不了罵了幾句,但是賣扇子的隻當耳旁風,隻要糧食和水,其他都不換。

三個人過去排隊,季盡剛把凳子遞給寧年和寧凝,就有個老大爺過來把三人撞散了。

寧凝沒站穩,寧年在後麵托了她一把,等回過神來,已經和季盡分開,季盡一個人單獨排在前麵,與寧年寧凝之間正好隔了那個老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