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棚戶”沒有任何圍牆,隻有單純的帳篷。就像曾經黑雨將至的三號地下城門口那樣,唯一不同的是沈浩為三號地下城的人爭取了進入地下城的機會,但三號地下城卻也因此成為了權貴們的棄子,空有地下城的殼子,卻沒有後續的資源補給。
而且隨著進入三號地下城的人越來越多,裏麵的空間幾乎達到了飽和。
空間飽和尚且還能後續開發,資源匱乏才是致命因素。
有一些想要搏一搏命運的人離開三號地下城到了一號和二號地下城,希望這裏的守城者能和三號地下城的沈浩一樣慷慨。可惜,這裏的守城者係統全掌握在資本的手中,他們杜絕任何沒有能力和資源的人進入地下城。
沒有資源的人隻能進入沒有資源的三號地下城,有資源的人才配享受滿載資源的一二號地下城。這便是現實。
被一號二號地下城拒之門外的人便成了“棚戶”。
這次李家發布招誌願者也並不排斥“棚戶”,甚至為這群“棚戶”臨時開通了進入地下城的通道。當然,這條通道直進直出,符合要求的留下,不符合要求的在裏麵呆不了一個鍾頭就會被趕出來。
符合要求的人抱著5斤番薯幹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入一道防護門後,然後被要求將紅薯幹寄存在這裏,等做完誌願項目後取回。
“當然,項目完成後,還能得到15斤番薯幹。”
“棚戶”的居民不厭其煩的問道:“是再給15斤,總共20斤番薯幹沒錯吧?這5斤不算在內吧?”
工作人員用戴著手套的手握住他們的手腕,隻有兩隻眼睛露在口罩外,他們帶著笑容點頭確認:“是的,等你們出來,一共可以拿走20斤番薯幹。”如果那時候你們還能走出研究大院的話。
得到想要的答案,進入研究大院的人都是麵帶笑容,甚至喜極而泣,“太好了,有了這20斤番薯幹,孩子就有救了……”
------
“怎麼,莫教授還是不願意動手嗎?”智能化升降電梯打開,一行人從裏麵出來,領頭的人穿著一身西裝革履,戴著眼鏡文質彬彬,對旁邊助理的回複冷笑一聲,“幾個月了,你們是飯桶嗎?”
“莫教授不願意動手,他底下那批研究生博士生呢?”
助理戰戰兢兢跟在李相冬後麵。
研究院共有12層,在一號地下城中心位置,被稱為李家的後花園。
一道門,兩道門,三道門,層層刷卡,直到最後一扇門。
全白的牆壁,二十來個平方,一道鎖住的柵欄隔開裏外。
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抬頭看著李相冬一步步走到他麵前。
他麵色沉靜,看李相冬如看無物。
“聽說這幾天莫教授食欲不佳。”李相冬站定,旁邊已有人為他端來桌椅,等他入座,一盤蓋澆飯就放了上來。
肉香濃重。
莫教授神色不變,也不開口。
就是一號地下城也難以見到的食物,在餓了許久的老人麵前,引起不了絲毫注視。
“教授真是處變不驚。真的不來看看這盤菜嗎?”用的看看兩字,咬字濃重,似乎篤定了老人不會吃他這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