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公侯府隱佳人(1 / 2)

鄴城地處北地咽喉,人傑地靈繁榮富饒,曆來都屬於軍政要塞,乃兵家必爭之地。

說到鄴城,就不得不提起曹操,當年曹操曾以鄴城立足,進而爭霸天下,後來更在此地大興土木,派人廣修宮殿,高築三台,

昔日他風華正茂英雄得意,挾天子令諸侯,醉擁人間絕色,手握天下江山,當真是壯哉,快哉!

到了本朝,武帝對這鄴城也是格外重視,為防曹氏餘孽賊心不死,在鄴城之內再次死灰複燃,於是派了大量的皇親國戚駐紮此地,一為賞賜封地,二為嚴加預防。

這鄴城城東的永寧街上便大多住著這樣的貴族公侯。

永寧街南邊巷尾處,坐落著一座精致的別院,紅瓦高牆內水榭樓台四立,假山怪石嶙峋,朱漆大門外兩頭石獅張牙舞爪,威風凜冽,門口正中高懸一塊紅木金漆牌匾,上書“寧公府”三個大字,這字栩栩如生猶若遊龍,想必也是出自當代名家之手。

說起這寧公府那還真有一段故事,這宅子的主人寧若海當初本是一名屢試不中的落魄酸生。

可雖說他人是窮了些,但偏偏生得俊俏不凡,行為舉止更是溫文儒雅,實在是一表人才。

那一年他投考又是不中,隻得灰溜溜的返回了鄴城,寧若海多年來一直埋頭苦讀不問世事,平日裏吃穿用度,靠的都是已經離世的二老所留下來的微薄錢銀,此番再次不中,眼看已是身無分文無路可走,一時間他心灰意冷昏了頭腦,心裏生出了尋死之意。

寧若海原本準備投河自盡,可常人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還真在寧若海身上應了驗。

要知道這鄴城之外便是漳河,那漳河河寬水高勢流湍急,平日裏浪濤滾滾洶湧澎湃,實在是一處尋死自盡的絕佳寶地,若是寧若海往那河裏一投,倒也一了百了就此完蛋,可他偏偏投的又是那城內的內城河。

寧若海一個猛子紮進水裏,結果被那河水一嗆,立即慌了心神,再也記不得自己本欲尋死,一邊手忙腳亂的掙紮,一邊高聲呼喊著救命。

也許上天注定寧若海命不該絕,他那呼救聲正巧被當日外出遊玩的陳家小姐聽見,陳小姐立即讓人將他從河裏撈了上來,撈起來一看發現居然是個帥哥,便一見鍾情嫁給了他,寧若海那時本是山窮水盡,可這一跳之後卻又變得柳暗花明。

陳小姐家中本是當地名門望族,家財自然頗為殷實,更可貴的是她還知書達禮麵容美貌,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於一貧如洗已經想死的寧若海來說,完全就是個金元寶,簡直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這寧若海當了陳家上門姑爺,不但白白撿了個便宜,立時就脫貧致富,而且連他那黴得要死的運氣都跟著好了起來。

第二年寧若海再次投考,此次果然是一考就中,即便是入京後在那官場之上,也是混的風生水起連連高升,後來還讓他給混到了戶部侍郎。

不過這寧若海倒還有些良心,當了大官後仍還記得夫人當初的恩情,私裏下潔身自愛從不進出那風月場所,即便是小妾也未曾討過一個,一時還被傳為模範丈夫的楷模,夫妻兩人多年來恩恩愛愛相濡以沫,倒也稱得上一對神仙眷侶。

寧若海既然從不光臨風月場,對自家夫人自然是揮汗如雨細細耕耘,那陳家小姐倒也算是爭氣,這些年來一共為他生下八個孩子,隻可惜全是女兒未有男丁,如果不是寧夫人已經過了孕期,寧若海必定還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道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既然寧若海夫婦二人樣貌均屬上等,他那八個女兒,自然也都是美麗動人閉月羞花,有著傾國傾城的容顏,再加之寧夫人嚴加管教,可以說個個是才貌雙絕,自打那八個女兒成年之後,上門來提親的人何止是絡繹不絕,要知道寧若海家裏的門檻,都是個把月就得換上一塊。

前來提親的人全都是皇親國戚朝中貴胄,和他寧家倒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可寧若海膝下無子隻有女兒,自己都討不到兒媳,哪裏還肯嫁女,這一生氣又犯了他那書呆子的毛病,又臭又硬傲得要死,將來者一一拒絕。

可他願意等,時間卻不願意,眼看著他那八個女兒就這樣年歲漸長,還依然待嫁閨中,就連寧夫人也不禁開始為女兒的婚事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