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從前事(1 / 2)

林子成挑的那人是跟他一起出生入死過的,都是福州人,二人原是同鄉,自幼一同長大,感情深厚,都是真心盼著對方好的。又因為早些年家裏鬧了饑荒所以才背井離鄉,外出尋個活路,誰曾想這一走還真讓他們走出個名堂來了。

他們先是一路北上,到臨安的一家酒樓謀了個差事做,平日裏也就端端盤子掃掃地,也算輕鬆,直到衍王起兵謀反,四處抓壯丁充軍,這才離開臨安繼續北上。衍王自臨安起兵,抓夠了人就開始往北打,那時候先帝以為衍王這個弟弟隻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也就沒多做防備。

誰知他轉頭就打到北邊來了,先帝也是氣急了,當天就決定要禦駕親征,那時陳逸還沒開始掌權,許朝也還隻是個沒什麼權力的閑散侯爺。皇帝手裏邊握著大權呢,先帝脾氣又不好,那些大臣哪敢多攔,隻能任他去了。

皇帝有專門的師父教授兵法與武藝,可畢竟是皇族,金貴著呢,也沒什麼作戰經驗,都是些紙上談兵的手段罷了。皇帝又正好年輕氣盛,聽不得他人說自己有錯,久而久之也就沒人敢給他出謀劃策了,全靠他指揮,皇帝指哪兒就打哪兒。

衍王身邊卻有不少謀士,由於衍王平時虛心納諫,即使覺得對方說的不對也不會去懲罰,反而還要獎賞對方敢於進諫,以至於那些謀士討論起計劃來一個比一個能說,一個比一個敢說。所以這場戰爭從開始到現在衍王那邊都如魚得水,沒吃什麼虧。

就這樣,皇帝一路南下,衍王一路北上,兄弟二人最終在蜀郡碰麵,兩個都是有血性的,見麵就紅了眼,也不顧什麼大局了,就兩個人決鬥,贏了稱王,輸了見鬼。皇帝養尊處優多年,衍王卻自小在冷宮長大,沒少與太監宮女們搶食,力氣自然也就大些。一時皇帝竟落了下風,這麼些年裏,皇帝獨攬大權,誰敢忤逆他,太後不是皇帝生母,但皇帝也是她養大的,隻因為太後賜死了一個蠱惑君心的妖妃竟然被皇帝送去五台山頤養天年。

為此皇帝還砍了好幾個敢反對他的老臣。這一下子被衍王給壓製了,心裏氣急,就開始自亂陣腳了。結果可想而知,誰先亂,誰先敗。皇帝一不留神就被衍王刺了一劍,幸而皇帝與常人不同,心髒長在了右邊,也就沒什麼大事。

反倒是那些大臣急了,去把皇帝救了下來,帶著皇帝開始跑,他們跑了一路,衍王追了一路,皇帝那邊死傷不少人。最後臨門一腳進長安時,被一個小知縣拿了,想與衍王討賞。衍王那邊正惱著呢,不敢靠近長安,唯恐有援兵。

正巧就收到那小知縣的信,一下子也顧不得生氣了,帶著人就要過去。隻是衍王等著的時候耽擱了不少時間。最後竟讓皇帝找到機會逃了,隻是就皇帝一個人,還負傷了,也跑不到哪兒去。在長安城外的一座山裏昏迷了,正好被林子成二人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