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探查(1 / 2)

孔源寫給許知遠的信上,特意交代,讓許知遠著重探看飛禽走獸、蛇鼠蛙兔和河流井水是否出現異象。

裏正剛才所說已經八九不離十,許知遠手心開始冒冷汗,哪還有進屋喝茶的心思,趕緊和裏正告辭,說另有急事要辦。

許知遠轉身看著李全:“快帶我去有井水的地方!”

村東頭大榕樹下有一口3丈深的老井,井口口徑三尺,常年淨水位距井口三尺,幾人走近井邊探頭一看。裏麵有水花翻湧,水位上漲距井口不到兩尺。

許知遠心沉到穀底,石河村的情況與孔源信上所講的地動前兆十分吻合。於是趕緊趕往石河村附近的金光村、同心村等村莊,這幾個村也多多少少出現了一些異象,情況比石河村稍好一點。看來,地動的源頭就在石河村。

許縣令一行探看完已是日落時分,馬車裏許知遠又翻看了一遍縣丞記錄的石河村及其周邊村子的異象,思忖著回去立即彙報給知府。

回到淩川縣衙,許知遠趕緊給孔源寫信箋,把今天在幾個村子裏查看的情況一一呈報,再陳請州府給予援助。

許知遠派了一名衙役快馬加鞭送信到安寧州府,張成和李全暫時留在縣衙,等候孔源收到信後的安排。

第二日深夜,衙門燈火通明。許縣令、縣丞和張成、李全等人沒有歇息都在焦急等待孔源的指示。子時,衙役終於帶著孔源的回信回到縣衙。

孔源信上安排許知遠明日趕到臨縣縣衙商議有關地動一事,已通知淩川周邊的幾個縣的縣令明日全部到臨縣縣衙集會,孔源已在安寧到臨縣的途中。

得了孔源這封信,許縣令大鬆一口氣,不管怎樣有知府在上麵幫忙扛著。

五月初六,臨縣縣衙。

孔源坐在大堂上首位,淩川縣令、龍江縣令、赤西縣令、屏縣縣令坐在下首左側,臨縣縣令、渠陽縣令坐在下首右側。

龍江、赤西、屏縣三地和淩川相鄰,是地動會波及到的縣域。臨縣、渠陽兩縣距這幾個縣最近。因被大行山隔開,所以並不會受到淩川地動的影響。

眾人已就座,孔源開口說道:“今日召集各位在此集會,是因淩川或有地動一事。許縣令已經親自下鄉查看,各村已出現地動前兆的異象。”

其他幾縣縣令麵露驚疑,一齊看向許知遠,許知遠點頭默認。龍江縣令、赤西縣令、屏縣縣令心提到嗓子眼,紛紛看向孔源。

孔源繼續說道:“淩川地動,龍江、赤西、屏縣三縣勢必同受地動,今天把大家集中起來,就是和各位商議,如何應對。臨縣、渠陽是離幾縣最近的地方,又以大行山做屏障免遭地動影響,希望你們協助淩川幾縣,共渡難關。”

臨縣縣令、渠陽縣令忙點頭表態。

“大家集思廣益,都說說能想到的應對方法吧!”

在座的六位縣令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解決之策,當場討論是否可行。一番探討後,孔源擬定了地動前要做準備的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