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蘇沐白(1 / 2)

“姑娘,你的方子不對!”

書生手持的書卷露出一角,是《金匱要略方論》,一臉凝重。

杜若挑眉,“醫家?大夫?”

書生再作揖:“姑娘,恕小生剛剛心急無狀,口不擇言!我姓蘇,名沐白,原是安慶府的一名大夫。”

杜若一聽是大夫,便放下戒心,醫家在藥方上各有觀點,不妨聽他說一說。

“蘇大夫有禮!不知蘇大夫所言,方子何處不對?”

蘇沐白倒也不客氣,對著杜若開始滔滔不絕:“姑娘的方子裏頭,可有一味藥為:綿馬貫眾,可對?”

杜若心道:好幾味都磨成細粉了,你竟然還能知道?!

蘇沐白倒也不在意她的沉默,繼續說道:“姑娘這味藥,用得對也不對。貫眾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血熱,化濃痰,止咳喘。善解時疫之毒。”

杜若反問:“既如此,又何處不對?”

蘇沐白抬眼,神情凝重:“可貫眾性寒,如果是患者本就是陰虛脾虛之人,服用此方便是不妥。陰虛脾虛之人感染時疫,雖也有痰多咳嗽,可大多舌苔發白,貫眾雖可解表,卻進一步傷及五髒六腑……”

杜若也研讀過醫書,蘇大夫所言非虛,“方子該如何改?”

蘇沐白看了看杜若一眼,他本以為會遇到一番斥責或者羞辱,可麵前的女子竟如此痛快地承認方子不妥之處,他有些驚訝,一時便有些語頓。

“額……陰虛之人的藥方之中,需增加枸杞子、山藥、茯苓等,可疏肝經熱,清正利導,在清時疫之中又能護肝腎經絡……”

杜若點頭讚許,“蘇大夫,您年紀雖不大,可醫術造詣竟如此深厚,小女子佩服!”

蘇沐白被杜若誇得臉紅,他連連擺手,“杜姑娘,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看過您送來淨慈禪寺的藥包,便研究了一下……”

他覺得自己表達得還不夠真切,又加上了一句:“其實您能擬出這一張清疫湯的方子,在下已然佩服!”

“但千人千麵,陽虛陰虛,各有症狀不同,小生覺得藥方還需再提升一些……”

杜若莞爾,眼前這位蘇大夫甚是有趣,他談論起醫術便滔滔不絕,可回到人情事故之上,卻甚是稚嫩。

此人是個醫癡,心思單純。

杜若看著他局促的模樣,完全沒有剛剛攔下她那股子心氣,有些好奇:

“蘇大夫,您醫術了得,為何會在淨慈禪寺?”

這樣的大夫,怎麼不去坐館呢?

蘇沐白像是被切中心口,訕訕地說道:“我本是來上京尋人,可苦尋一年未果。上京名醫雲集,我一個外來,哪裏有藥館會收留……”

外來的和尚念不了本地經,蘇沐白說的沒有錯。他既是上京尋人,便是銀子花光了才會在這半山上的淨慈禪寺借宿。

他從安慶府遠道來上京,人生地不熟的,又何談落地坐館,他也試過問了幾家藥館,都不肯收留。

杜若真誠地說道:“如此醫才,那些藥館錯過你,才是他們的損失。”

蘇沐白:啊?

如此高的評價,讓蘇沐白有些發懵。

“蘇大夫,不知您可否願意到我的小藥鋪,做一名坐館大夫?”

眼前的女子,眼眸亮而清澈,一雙眼睛真切地瞧著他,似乎在等待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