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杜子青覺得覺得有了點兒精神,就想著這既然要在古代成家立業了,是不是按照穿越常規學門技術呢?
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她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記憶中原主是認識一些字的,和中國古代的繁體字一樣。而這是一個不存在於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而且記憶裏原主跟本村的林大娘學習過一段時間刺繡,聽說林大娘年輕的時候在南邊大戶人家當繡娘,手藝很好,杜子青四歲時就和鄰居劉嬸家九歲的杏兒一塊兒跟著學,兩個多月前林大娘搬家了,杜子青也就沒有繼續學了,不過還是得了林大娘□□分真傳的。
她從小在農村長大,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迷戀穿越種田文,上大學後,因為決定以後再農村安家,所以學過很多別的東西,他的專業水稻種植,還選修過園林和草藥方麵的種植,而且繪畫音樂都課外選學過,畫一些刺繡的花樣子應該不成問題。等好一點兒就試一試。
“啊,還有這個東西,不知道跟我到這兒有沒有什麼關係?”杜子青想到小弟給自己的那一小塊青色的石頭,從脖子中拿出來,“別說,還挺漂亮的。”那顆青色的淚滴狀小石頭,呈現均勻的比春天的嫩綠的小草深那麼一點兒的綠,不仔細看的話,你會忽略他,但是當你看到時,你會欲罷不能的迷戀那一抹綠。
算了,等自己身體好一點再繼續觀察這個小東西吧。
從杜小弟給杜子青那顆小石頭已經三天了,杜子青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轉,今天她實在悶得不行了,就央求了杜母,終於能在院子裏走一走,曬曬太陽曆,不然她會覺得自己就要發黴了。
杜老大家的院子是當初分家後裏正給劃撥的地方,因為男丁較多,用柵欄圍起來的院子還挺大。院子裏有四件茅草屋,杜父杜母帶著杜小弟住一間,杜大哥二哥兩人住一間,杜子青一人住一間,剩下的一間是雜物房,而杜大哥和杜子青的屋子都會有一些糧食。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這個地界冬天不是很冷,茅草屋完全可以應付。
在茅屋後還有一塊菜地,基本上隻種一些白菜蘿卜之類的,而杜老大家省吃儉用,在冬天豬崽子很便宜的時候花了700文買了一隻母豬崽子,再也隻是幾隻雞而已。
唉,窮呐!窮的叮當響!
杜母何月看到女兒出門後就在院子中間站著,看到女兒呆呆的樣子,有點兒擔心。“寶兒,現在天氣還有點兒涼,在院子裏呆一會就進屋休息吧。”
盡管從醒來到現在不知聽了幾次這樣關心的話語,杜子青還是會為此感覺到溫暖,微微一笑,“娘,不礙事的,如果覺得涼了,我會進屋去的,你忙吧,不用管我。”溫暖的陽關很是舒爽呢!
這孩子,總是這麼乖巧,“好,娘不管你了,再呆一會而就進屋去,聽話啊!”何月一點都沒有發現自己養育了十年的女兒已經香消玉殞了,現在的女兒內芯已經換了。
杜子青正想回答她娘的話,外麵忽然想起一個爽朗厚實的聲音。
“大郎他娘,在嗎?哎呦,寶兒已經出門了,好點兒了嗎?本來要早點來看你,大柱他外婆家有點兒事給耽擱了。”
杜子青知道是隔壁劉嬸的聲音,趕緊招呼道,“劉嬸來了,我娘在後院,您先進來。”
劉家嬸子是杜老大家的鄰居,為人爽朗和善,在杜家搬過來時幫了他們很多,鄰裏關係很好。劉嬸穿一身藍色短褂夾層的衣服,一身清爽,顯得潑辣爽利。
在後院整理菜地的何月聽到劉嬸來了,從後院走了出來,“他劉嬸來了,快進來,走去屋裏做。”迎著劉嬸要往屋裏去。
劉嬸順勢把手裏提著的籃子遞給何月,“本來要早點來看看寶兒的,娘家有點兒事給耽擱了,現在才來。寶兒好多了吧?”杜子青站在一邊,聽著母親與劉嬸寒暄。
何月接過籃子,“他劉嬸還是這麼客氣,我們誰跟誰呀。再說你人來就行了,還帶什麼東西呀。”又看向杜子青,“寶兒好多了,這不在屋裏悶,才出來透透氣,讓進去休息還不聽。”
劉嬸也看向寶兒,笑的和藹,“寶兒還小呢,讓她曬曬太陽。”又把何月拉到一邊,悄聲問,“唉,聽說那水塘村蕭家老二參軍一年多了,那你們寶兒……他可是比寶兒大六歲呐!”
何月看了杜子青一眼,很是擔憂,“他劉嬸,不瞞你說,我和寶兒他爹也擔心這事兒呢,唉,都是家裏那老太爺在時定的親,到現在我還沒給寶兒說過她定過親的事呢,我是真不想讓寶兒嫁進那蕭家,但是已經定親了,還能毀親不成?索性寶兒今年才十歲,離及笄還有五年,到時候再說吧。”
劉嬸基本上是看著杜子青長大的,從小這寶兒就乖巧懂事,再加上自己家一個閨女兩年前就成家了,所以對杜子青還是很疼愛的。“小月呀,你也別憂心,說不定那蕭家老二過兩年就會回來了,不是說現在朝廷的軍隊一路告捷嘛,再者說,你家寶兒呀,是個有後福的,會好的。那你忙,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