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學水彩畫的幾個階段 吳冠中(1 / 1)

我學水彩畫,大約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學生時代,那時學了素描還沒有學油畫,或剛剛開始學油畫。我用水彩表現對象時,主要著重在色彩的分析,對水分問題井不重視。作畫的步驟是先用鉛筆畫出輪廓,然後一層層著色,努力想表達出對象的複雜細膩的色彩變化。但因忽視了水彩工具的特有性能,往往把畫麵搞得很髒、不透明。雖然這樣畫不易見畫麵效果,但對沒有色彩基礎的初學者,還是有一定收益的。

其後一個時期主要作油畫,水彩隻是用來畫畫草稿或素材。及至到建築係任教後,結合工作需要,才大量地畫起水彩畫來,那可說是轉入了第二階段。我開始講究水分,追求明快、透明的畫麵效果。我用各種質地不同的紙張嚐試用水,粗麵的、光麵的,什麼紙都用,尤其喜歡用質地差而不易控製水分的紙張作練習。因為紙張質地差,不易塗改,不宜重複著色,我追求基本上一遍完成的效果。又因當時建築物畫得較多,我總是先用鉛筆輕輕地、細致地畫出底稿,結構關係盡量畫得明確,這樣設色時可集中精力在色彩和水分上,不必再為素描問題分散注意力。一幅畫的素描一般是化牛天工夫,然後一部分一部分設色,大處著眼,局部下手,較大較複雜的畫麵要畫上四五個牛天。因為要求畫麵幹淨,水分銜接得天衣無縫,如果一個地方搞糟了便前功盡棄,因此作畫前要嚴格設計每一幅畫的作法步驟。一般是先畫天空或遠景,從上麵畫到下麵,從後麵畫到前麵,從亮處畫到暗處。一幅畫畫四五個牛天時,並不是每天的工作量都是相等的,有時多,有時少,主要看在何種情況下停頓工作比較恰當,不影響第二天繼續作畫時水分的銜接。

第二階段的工作為我的水彩畫技法打下了一些基礎。這時的畫麵雖較幹淨、細致,但缺乏生命力,我很不滿意。離開建築係後直到現在,可說是第三階段,我畫水彩時主要追求生活情調,不願拘泥於技法問題。我覺得用水彩這一工具來詳盡具體地刻劃對象是不很適宜的,為了充分利用水彩的性能特點,最好是發揮概括、洗煉的表現方法。我想吸收中國寫意畫的優點,喜歡在水彩畫中表現出水墨淋漓的趣味。我現在作畫一般隻用二枝筆,一枝是大號狼毫筆,著色時筆飽墨濃,即使畫麵積較小的部分,也用大筆的筆端,就想學學齊白石大筆畫小雞的方法,盡量不用較小的筆;另一支是衣紋筆,用以刻劃關鍵性的精細部分。這樣,希望在整體上既能掌握主調,揚棄細碎,強調感受,而在細節眉眼處又能傳達出畫麵的精神。表現現實生活的畫麵往往離不開人物的活動。畫這些人物活動時,我過去和現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起先,我是用鉛筆畫出人物的動態,待畫完環境後再給人物著色,但這樣畫出來的人物總顯得不夠生動。後來便不用鉛筆起稿,而是直接用色彩畫出主要人物的活動,然後再畫環境。這樣在白紙上先組織人物,如果其中某個人物畫得特別不如意,便可立刻洗掉重畫,而環境應表現到怎樣的虛實程度也就較易掌握。如此,原先從後麵畫到前麵的作畫步驟也不是不可改變的。

水彩畫中運用色彩不如油畫複雜,尤其是灰調子的變化,不如油畫顏色易於調配。我往往喜歡在一筆中用複色的辦法來豐富色調,比方榮市市坊之類的對象,在那深暗的屋簷下、蓆棚中活躍著的人和物,畫鮮明了不深遠,畫灰暗了沒有五色繽紛的效果;我有時先在筆上蘸上幾種合適的彩色,再在筆尖蘸上濃黑或別種深色,落筆時用逆鋒先按下筆尖的黑,一轉折再將筆中的彩色跟著壓上去,這樣深黑色作底,彩色浮遊其上,能得既暗又有彩的效果。

著色時水分足、色彩稀薄在紙上便易流動;水分少、色彩濃厚便不易流動。我是喜歡幹濕厚薄井用的,在同一幅畫麵上,有的部分清淡多水,有的部分則濃鬱重彩,我以為這樣畫更易表現出對象的複雜多變。比方畫江畔湖上的風光,如何使畫中的人物、船隻、房屋、牛、馬與背景的水色湖光的水分銜接好是很重要的,假如等背景幹了再點人物則效果太死板,缺乏渾然一體的氣氛;若當背景尚濕的時候點人物,則人物色彩又往往容易被水漬破壞,失掉體形。我的經驗是:乘濕的時候用濃重的色彩點人物,那稀薄的湖水衝不動厚重的人物,這樣既避免了呆板、單薄的弊病,又可收到色彩、水分互相溶洽恰到好處的效果。

我走了許多彎路,目前也還沒有找到滿意的道路,不知第四階段又將出現什麼麵貌,簡略寫下這點學習過程,僅供初學者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