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交這本書的完結,沒通過。

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沒通過,但我猜測也許是因為我最後一章寫的標題是“沒有結束的結束”吧!

這就是大數據時代與機械時代對一位寫字者的基礎判定。

言歸正傳。說一說為什麼寫了這麼一篇沒什麼讀者又非常不討喜的故事吧。

這個故事裏的主人公陳月君,她身上有我熟悉的好幾個朋友個性特質的綜合。生活中的女性朋友們,沒可能人人都那麼優秀那麼美麗,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遺憾。可大多數人都習慣回避這點。人們總選擇一種近乎麻痹的狀態催眠自己,告訴自己是完美的是道德高尚的人。其實,我生活中的女性朋友們,大多是優秀的,她們有的事業有成,有的家庭幸福,有的成就卓越,有的美麗迷人。在這些美麗辭藻背後,她們各有各的辛酸和苦痛。

所有人都像一隻向人展示美麗尾翼的公孔雀,美麗尾翼後麵的難堪是留給自己的不自知。

所以,我有了我的執拗,有了我不完美的人物。我喜歡充滿缺點、缺憾、瑕疵的人物。這是我寫這個故事才發現的。原來,我喜歡的是那份‘難堪’。

沒有言盡於此,也沒有言不可盡。所有人都是“我”的人生過客。“我”的不完美,則是一種完美。

不知道這樣的說明,讀者朋友能不能理解。

選擇寫一個沒有選擇婚姻的女性,有悖於社會的人倫道德,所以,我違反她的意誌給了她一個孩子,一個滿是缺陷的孩子。這部分寫的很別扭的,為了這部分,我停了很長一段時間,不斷說服自己和作品中的“她”。

在寫的過程中,這些有了一些單薄的呼吸感和生命力的“他們”在不斷抗爭。

這個選擇是可悲的選擇,我在修改全文的時候想刪除這個部分,因為這部分太不陳月君。可是在這個平台,我沒辦法做大麵積的修改。又是一次對規則不夠掌握者的失誤,就像寫第一個故事時的遺憾一樣。

其實,我本人就是一個一直處於社會遊戲規則邊緣化的一個人。我個人的離經叛道,融入大環境中,變得不那麼醒目。如果提煉出來,似乎又有那麼一點點嚇人。所以,我注定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一位悲觀主義者很難用樂觀的普世價值的標準去寫故事。這也注定我不能成為一個被廣泛意義範圍內被接受的寫字者或者講故事的人。

也許,過段時間,我會重新寫這個故事,還給陳月君屬於她的真正的人生。因為這個故事是對她的背叛。她的遺憾是我最大的遺憾,對她的背叛是我最大的失誤。

這段時間,我又在想,是不是這就是人生呢,平淡美好的人生,其實是遺憾縫隙中的幸運。

感謝看到這裏的朋友,讓你們看了一個遺憾的不愉快的女人的一生。

希望,你們在看過她的遺憾後,能感覺自己的生活還是幸運的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