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世紀大股災(上)(1 / 2)

1929年3月,美聯儲對股票價格的高漲感到了憂慮,宣布將緊縮利率以抑製股價暴漲,但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從自身利益考慮,向股市中增加資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經紀商和銀行家們仍在極力鼓動人們加入投機。甚至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失去了冷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不僅自己融進了投機者的行列,而且還在公開演講中宣稱:“股票價格已達到了某種持久的高峰狀態。”

不過,也有不少人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從股市中脫身者之一。他對自己說,如果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裏麵了。這個明智的選擇使他提早撤出資金,為其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1929年夏,股票價格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潰已經近在眼前。9月3日,華爾街的一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華爾街的金融餐會上說了一句話:“股市遲早會崩盤!”這句話被《道瓊斯金融》發表。其實,這位先生在此前的兩年中一直重複著這句話,卻隻被人們當做笑談,沒想到這次竟一語成讖,千古留名。此話不久就傳遍了全美國,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股市立刻掉頭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驚動了總統胡佛,他趕緊向新聞界發布講話說:“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產和分配並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關的政府財政官員也出麵力挺股市。但此時人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曇花一現的上揚後,就開始了噩夢般的暴跌。

其實就在9月3日這一天,股市已到了曆史的最高點381.17點,沒有巴布森的一席話,或許超過400點也未可知。

威廉穩坐釣魚台,但手下的人卻冒了一身冷汗,克隆士兵因為知道老板的能耐,倒不是很驚訝。美瑞爾卻在暗自慶幸,虧得老板提醒,才免於重大損失。尤其是自己數百萬的神甲都安全的撤了出來,這才是他最感激的地方。

股市反反複複的震蕩,雖然華爾街采取了一些救市的手段,但泡泡已有了裂縫,再想修補為時已晚。聰明的哪怕少賺點也不顧一切的跑出來,但絕大多數猶豫不決的股民卻還在憧憬這隻是短暫的下跌,未來會更美好。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在美國股民的焦慮等待中,1929年10月21日,為了穩住股市,政府要求征收“保證金”。股民們開始認識到,若真收保證金,他們的儲蓄、房產等一切都將失去。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紐約數家主要銀行迅速組成“救市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理查德.韋尼親自購入股票,希望力挽狂瀾。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股市停盤,交易大廳裏仿佛有無數的幽靈在飄蕩,地獄的大門就此打開。無數的股民,無論是衣冠楚楚的大富翁,還是滿麵風塵的交易商,或戰戰兢兢的小平民,都是麵色灰敗,神色絕望。一切都完了,什麼希望都沒了。富足的生活,美好的願望統統都消失一空,隻剩下無盡的深淵等著自己。

大城市的廣場上,農場的田地邊,鐵路的貨場裏,港口的碼頭上,轟鳴的機器前,奢華的酒會上。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沒有人會相信這是真的,沒有人。從天堂到地獄有時候遙不可及,有時候又隻有一步之遙。

驀然,一聲絕望的慘叫聲響起,這仿佛是開往地獄的列車響起了開車的汽笛。凡是有人的地方都炸鍋了。沒有人在乎禮儀,無數人在瘋狂的衝向銀行,衝向證券公司。哪裏還有他們最後的一線生機。如果連最後的褲衩都沒了,那就真的死定了。

廣場空了、商場空了、工廠空了、碼頭空了、酒會空了,所有的工作場所都空了。隻剩下無數家銀行門前擁擠的人山人海。

銀行也瘋了,這時候沒人管你是誰,他們隻要錢,隻要存在這裏的血汗錢。一捆捆的現鈔飛快的消失,一個個金庫飛快的騰空。終於,第一家銀行打出了暫停提款業務的通知,如果病毒蔓延一般,所有的銀行業相繼關門,雖然隔著一道鐵門,但門兩邊的風景是如此的相似。都是深深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