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花重金請出了一位善陰陽、懂地理的老先生,假托想為家中老人百年之後在雪山十三峰中尋找一塊風水寶地,請他將雪山十三峰中最好的地方由主及次排了個順序,然後,挑了排在第一的準備動手。
當然,那位善陰陽、懂地理的老先生在為他找出了風水寶地之後,自己倒不明不白落了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恰好,王癩子那天抬棺上的就是這座山頭!
二人尋思,麗江離玉龍雪山不遠,先帶王癩子在這兒找個客棧住了,讓他享受、享受,慢慢的套出下葬的地方來後再上山去,也好省去不少冤枉功夫。
麗江街頭熱鬧非凡,各種風味小吃琳琅滿目,香氣撲鼻。王癩子顯然是個中高手。這不、剛吃完朱二哥的炸蜻蜓,又站在了洋芋雞火鍋麵前不願挪開。
“二位仁兄,這就是麗江有名的風味小吃‘洋芋雞火鍋’,聞聞,多香!” 王癩子站在苗嫂子的小吃店裏,用手在鍋旁邊不停地扇著,一臉陶醉的樣子。
苗嫂子心裏一百個不耐煩:天耶,哪兒來的這麼個死癩子,你倒是走啊,就你那德性,往那兒一戳,我這小本生意是做還是不做了?
癩子沒有走的意思,站在那兒自顧滔滔不絕:
“這‘洋芋’又叫‘馬鈴薯’或‘土豆’。做洋芋雞的主料,隻是雞要嫩,有童子雞最好,洋芋盡量選用麻皮水分少的那種。兩者一般是洋芋比雞稍多一些。先將幹辣椒、大料、薑、蒜、醬等佐料用油炒出香味,放人斬小的雞塊炒至出油,再倒上切好的洋芋,這洋芋塊要切得稍大一些,翻炒幾分鍾後即加適量熱水悶煮,這時,關鍵就是火候了,火候掌握得好,出鍋後的洋芋雞不但色澤紅亮,雞肉鮮嫩。依各人的口味,洋芋或麵而不爛,或熟而尚脆,而且都是裏外均勻,並不會外層都爛了而裏麵還生著。這時雞肉的香味和著諸多佐料的味道和雞肉的鮮美味都融進了洋芋裏,一口咬上去,不但口感舒適,味道更是鮮美,反而搶了雞肉的風光,成為這道菜的主角。”
苗嫂子煩死了,說得好聽!你來試試?怕是做得再好也沒人上門!
癩子尚在給“二位仁兄”傳授經驗:
“ 吃這洋芋雞火鍋還有一套方法。端上桌的洋芋雞要趁熱先吃洋芋,待洋芋基本都吃完了後,再加入清湯,點著火,邊煮邊放進各種時鮮小菜,濃濃地吃個餘味無窮……”
苗嫂子實在忍不住了,一手拿塊抹布,笑盈盈走了過去:
“客官,對不住,您請讓讓,我擦擦鍋。”
啊喲,鍋裏熬著湯哪,她要擦鍋?
小怪忍住笑:
“癩子兄弟,來一鍋?”
“嗯,好!好!這洋芋雞火鍋不吃可惜,我癩子舍命陪君子,就陪二位嚐嚐。店家,看座!”
苗嫂子無可奈何,將三人引到靠店裏邊的一張桌子:
“客官,洋芋雞火鍋一個,還要點些什麼?”
癩子想想,用手輕輕一拍桌子:
“嗯,別的東西量你這店裏也做不出來,就來個‘三文魚’,一碟‘吹肝 ’,一碟‘米灌腸’和三碗‘雞豆涼粉’。
哦,再加上一盤‘水性楊花’和兩斤酒!”
“哦,水性楊花?”小怪奇了。
癩子笑笑:
“這道菜因一種花的名字而得名。這種花開在水麵潔白無暇,而植株卻在水中,花因水波而隨波逐流,是生長在麗江湖泊中的一道野菜,口感絲滑而醇香,不可不嚐;
而‘吹肝’則是取新鮮豬肝,經過吹脹、醃製、天然風幹而成。經洗淨、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芝麻油、薑末、芫荽、蔥花和醬油、醋等佐料涼拌吃,其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涼菜;
還有‘米灌腸 ’是麗江特有的一種風味食品,由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灌入加工過的豬腸子而製成的米飯腸。食用時切成圓片,或用熱油煎炸,或用蒸鍋蒸熱。
米灌腸香味濃鬱,色澤古樸油亮,營養價值高,是補氣、補血之佳品;
‘雞豆涼粉’中的雞豆原是麗江相鄰的大理州洱源縣的特產,是一種如雞眼一樣大小的豆類,把它磨成粉之後煮熟為灰白色,倒入各種容器冷卻成形,與紅辣椒、青蔥、綠韭、芥沫、酸醋、花椒等佐料醃拌起來,色香味俱佳,一碗入腹,開胃又爽口。”
小怪拱一拱手:
“癩子兄弟博學多才,佩服、佩服!”
癩子心裏歎一口氣,唉,這還是他頭上“三千煩惱絲”還在的時候給人家打工時學的呐。
稍時,酒菜上齊,王癩子大快朵頤,二怪則隻是象征性的每樣東西嚐了點。
酒足飯飽,王癩子睡意上來了:
“二位仁兄還想逛逛哪裏?直說,別不好意思!若是累了,回客棧歇息也行。”
二怪巴不得他有此一說,忙忙滿口應承:
“好、好,我倆比不得兄弟年輕,正好有些困了,那就回去歇歇吧。”
王癩子一拍大腿:
“早說呀,跟我還客氣什麼,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