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之前煉製回氣丹“恥辱”般的出丹率後,陳易不敢有一絲大意,他一動不動,認真地盯著眼前的丹爐,念力也時時感應著丹爐內的溫度。
煉丹成功與否以及出丹率,其首先就是煉丹材料的精確配比。
關於煉丹材料的配比,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經過無數修士成千上萬年的實踐,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煉丹時隻要按照丹方上所說的材料和數量準備就行了。
當然,這是指一般的煉丹師,像那少數的頂級煉丹大師還能夠根據丹材年份的不同來微調配方。
除了丹方,煉製丹藥時放入靈藥靈草的時間、煉丹時的火候控製、開爐取丹時的時間把握等則是需要煉丹者自己在煉丹中慢慢掌握。
而陳易有吳長青的煉丹心得,自己又練手了幾十爐不入品的丹藥,所以他在這方麵也不算生手。
最後就是煉丹的手法,這方麵是陳易的短板,也可以說是每個煉丹新手的短板。
雖然申燕風與吳長青都將自己的煉丹手法傳授給了陳易,但那隻能作為捷徑參考。
因為每一個修士本身的念力、真氣情況都不同,外部條件諸如丹爐與爐火等也不同,隻能依靠修士自己通過長時間的煉丹慢慢掌握,從而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煉丹之法,須知煉丹之法差之分毫謬之千裏。
因此,陳易目前想提高出丹率並非易事,但能煉製出低階丹藥也足夠讓人驚訝了。
半刻鍾後,陳易連揮幾道真氣隔絕了一部分火晶石燃燒出的火焰溫度。
卻是他感應到丹爐內的溫度高了,故而才減小火力的輸出。
幾個呼吸後,陳易見跟前原本暗青色的丹爐通體變成暗紅色色,底部更是隱隱透著紅光,他知道預熱的差不多了。
立刻手掐法決,一縷真氣注入丹爐,丹爐一顫,爐蓋就飛了起來,露出了圓形的爐口。
陳易隨即按照丹方,用真氣攝取其中一株靈藥緩緩放進爐中,手指一勾,爐蓋又飛了回來,將爐口蓋住。
念力探入爐中,陳易手上用真氣小心調控著火晶石火焰的大小,緩慢去除那株靈藥的雜質,提煉其精華。
陳易這次很有耐性,他不急不忙隨後一段時間內連續按照回氣丹丹方上的要求,將一株株靈藥投入爐中。
約莫一個時辰後,陳易便將煉製回氣丹所有的靈藥靈草的精華提煉而出,而後將其融合分成雞蛋大小的十團液體。
下一步就要開始凝丹了,凝丹對一個修士的念力要求極高,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導致煉丹前功盡棄。
由於凝丹對溫度要求較高,但也不能過高,所以陳易趕緊再次甩出一枚火晶石點燃,同時配以真氣時時掌控溫度。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丹爐中的那十團靈藥精華汁液水分散盡,化為了一顆顆彈珠大小的藥丸。
到了這一步就更加不能著急了,因為這是出丹之前最後一道工序──蘊丹。
而蘊丹與煉丹的成功與否、出丹率、丹品成色都息息相關。
陳易為了保障出丹率,遂閉上雙目全神貫注將念力放在了丹爐內,以真氣配合丹爐內的高溫對那十顆“丹藥”蘊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