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葉省長帶著大家在村子裏轉悠,但一般這種越偏僻的村子,往往村幹部是非常警覺的,有陌生人來、又是省城牌照,故而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上級工作人員來暗訪,他馬上向鄉裏麵彙報了,鄉裏麵馬上跟縣區一級彙報了,縣區一級派去“跟蹤”的工作人員早就彙報了,故而得到消息後的他們並不驚訝,隻是吩咐不要打擾領導一行。
葉書記走到村委會門口,這個村委會旁邊便是村小,村小是一棟兩層青磚小房構成,門前有一個院子,小樓二樓是村委會,小樓一樓便是目前僅存的村小,據說目前隻有兩個年級,兩個班,學生總數加起來不過五六人而已。
冥冥之中,似乎早已確定,家裏條件稍好的小學,12年級便會送去七八公裏之外的鄉小上學,爺爺奶奶陪讀;家庭條件更好的便會去縣城買房,在縣城上學;家裏條件著實不好的就隻能留在這村小,每日與村裏的黃狗作陪,與村裏僅有的一個年近古稀且瀕臨退休的高齡教師為伴。
村小見證了一個村子的繁華發展,也見證了伴隨著經濟發展而瀕臨沒落的鄉村教育。
村小旁邊有一戶人家,是一棟三層小樓,小樓外觀刷著黃色的油漆,朱紅色的琉璃瓦覆蓋在雄偉的樓頂,這與旁邊樸素古樸的二層小樓一比,顯得多麼雄壯威武。曾經全村第一棟青磚小樓正伴隨著鄉村教育事業的沒落而黯淡,幾乎成為全村唯一一棟最古老的現代化建築。
村小旁邊那戶人家的主人此刻正坐在村小門口空地的躺椅上,看著葉省長一行的到來,他搖了搖手中似乎是用來趕蚊子的蒲扇,然後很悠閑的說:“你們是來檢查工作的領導吧?看你們不像是我們縣城人,你們身上氣質很像電視裏麵的那種大領導。”
葉省長笑著問:“老哥,你怎麼看得出來的?哈哈,我們來隨便走走,你這棟房子很漂亮啊。”
老人起身去家裏搬了一些塑料凳子過來,老人的老伴搬過來一些水果給大家吃:“我這兒全靠我兒子。感謝黨的好政策。我兒子在廣東那邊做生意,雖然學曆不高的,但他趁著好政策好時代賺了不少錢,如今在深圳有房,在廣東有房。在遙遠的澳洲也有房。我們老兩口住的這棟房子也是他掏了100多萬建起來的,雖然說不算很豪華,但在整個鄉裏麵也屬於首屈一指了,光設計師都是從深圳請過來的嘞,設計費都十幾萬嘞。”
看著老人頗為得意的神情,葉省長笑了,他熱情的說:“老哥,你生了好兒子啊,你這個晚年很幸福啊,全村的老人都要羨慕你了。”
老人這時很真誠地請大家吃水果。
“唯獨的就是孤單,孩子們每年隻回來一次,這麼大的房子平時也沒有人來串門,在農村,你過的好,別人就嫉妒;雖然表麵上別人對你尊敬有加,但背地裏指不定想著你怎麼樣呢?我們都明白,以前住泥房子的時候,還有不少人來家裏串門吃飯,甚至留宿。現在新房子建好了,反而沒有人來陪我玩了。這個新房子就像一道無形的鐵牆,阻擋了我與農村其他老人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