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聽到葉書記這些話,也頓感形勢的嚴峻。
前些年他本來想在安昌某個知名小區買房,該小區的噱頭就是雙學區、雙重點學區,可後來卻發現所謂的重點學區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雖然說是名校分校,但後麵竟然慢慢演變成私立學校了,這讓很多家長無所適從。
安昌不少地方用這種套路套牢了不少家長,也套住了不少孩子的未來。
所以葉書記說這種主意是天才般的主意也有道理:是因為不買房,孩子就不能上學,孩子不上學,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但同時葉書記說這種主意是最愚蠢的辦法也有道理:因為孩子是一個民族的未來,這種辦法短期內可以給城市發展帶來巨量的資金,但長期來看卻透支了整個社會二十甚至三十年的發展潛力,透支了一兩代孩子的活力和創造力。
這筆賬怎麼算已經很顯然了。我們看到安昌如今發展的非常現代化!會感覺很自豪,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再過20年,當這些建築老去的時候,我們還有能力一次一次給其翻新嗎?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沒有!
但建築就在那,無論你在意與不在意?但孩子們的未來錯過也就沒有了。
車內,朱朗和王成再也沒有說話。
朱朗憂心忡忡的看著前方,而王成則瞥向窗外,他看到了人行道上匆忙著急回家的人們,看到了機動車道上騎著電動車狂奔的外賣騎手,看到了,等紅綠燈時,駕駛位駕駛員緊皺的眉頭…大家在這座繁忙的城市裏為生存而苦苦奮鬥,但很多人卻僅為了那百八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子限製住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限製住了很多中年男女的樂趣,也限製住了很多學生的創造力。
“小王,你們先回去,我明天上午有點私事,小朱來早一點,小王你明天就直接去辦公室,你可以睡晚一些,我可能下午才會過來。”葉書記突然說。
可能意識到王成會多想,葉書記又補充道:“我明天帶我兒子去檢查一下身體。小王,你早點去單位坐班,你去辦公室值班我放心,如果有紅機電話,你記得幫我接聽。”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葉書記說完這些話後,王成的神情明顯輕鬆了很多。
“下班路上,大李突然又打電話過來說——老弟,你跟朱朗哥說一下,現在去我家裏吃點飯吧!大家都辛苦了,剛好借著這個機會聚一下,我這邊叫了幾個兄弟過來坐坐。”
王成明白大李這是想叫自己和朱朗哥去撐場子,這種場合肯定是必須要去的,不然他會沒麵子,有的時候在體製內麵子很重要。
之前有人說在體製內衡量關係鐵不鐵?硬不硬?就是看平時吃飯的時候叫他來不來?雖然這個說法有一定的荒謬性,但從側麵來看還是有道理的。
“好,我們跟著你,我替朱朗哥決定了。”朱朗在一邊開車一邊笑著聽王成的聊天內容,因為王成開的是擴音,所以朱朗也聽到了具體內容,他在王成即將掛斷電話之時,喊了一句“記得準備點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