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南州的市委書記這會正一肚子火。
要說他們招商因技術性問題被騙?有那麼點實屬活該的意思,但南州這一次被騙,純粹是底下有一群“好大喜功”卻又能力不足的領導幹部。
此刻,坐在來安昌的高鐵上,南州的市委書記渾身隱隱作痛。
南州位於道南省最南端的地市,背靠幾個鄰省,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這幾年,南州一直在積極的融入鄰省、試圖與鄰省打造經濟走廊。
對此,道南省委省政府也是一貫來大力支持的,畢竟在地緣政治上說,無論如何,南州都是道南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段時間,因為自己提常委的事被葉書記拿下後,南州的書記便對葉書記一直有成見。葉書記為了安撫他焦躁的內心,便帶隊調研了一次南州,並對他寄予厚望,同時,還對南州提出的“融入鄰省”的戰略大力支持。
事實上,道南的各個地市對安昌的認同感並不強,這可能也是曆史因素造成的,所以經濟上各自為政也是一個好事,可以讓各地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最近幾年,招商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的一個代名詞,各地不斷的發通稿、不斷的向老百姓、向上級展示著自己的招商成績,但很多都是初步招商協議、初步招商意向而已。南州被騙正是基於此種到處都想快速出成績的環境之下。
在麵對一些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恨不得馬上請到當地來。
企業入駐當地,首先解決的就是當地的就業問題;其次是大規模建設而帶來的經濟活力問題。
也許當地並不需要這家企業繳納多少稅收,但是隻要有了企業在當地,就一定能帶動當地的經濟活力發展。
一個上千人的廠,就能帶動一個不小規模鄉鎮的經濟,經濟隻有動起來才能有希望,如果是一潭死水,那麼就完蛋了。
而企業,正是當地經濟活力的推動者。
話說回來,新能源汽車企業也是近幾年頻繁迸出的經濟發展代表。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突然多了好多好多。
南州市委市府在引進這家企業之前也實地去調研過,發現該企業確實是有造車資質的,而且有詳細的造車規劃。
因此,南州市委書記才當機立斷簽字拿下了這個企業。作為招商誠意,南州市委市政府先期給了對方兩個億的協議金,以供他們先期廠房建設等運行。
事實上,很多真正的招商協議,都是有點“喪省辱市”的意思的,沒有到一定級別的領導幹部,都看不到真正的招商協議。
或許有人覺得:招商就是我給你開個政策條件,你過來入駐,我們皆大歡喜。
遠遠不是這樣的,真實的招商合同基本上都是當地政府要錢給錢、要地給地、免水電免稅收…
甚至有地市為了打消一些企業的入駐顧慮,還有專門針對一些企業的招商特權:比如針對一些企業的老總,在當地具有各種豁免權——“刑事豁免權,行政豁免權,民事豁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