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用人的事件,也算是市委書記對王成的一個考察,他對王成說:“王部長,這事幹的不錯,老弟你辛苦了,有幾位我家親戚說請你吃飯,要對你表達感謝,你找個時間,我們一起去出席一下。”
王成立馬明白什麼意思了,他說:“好,書記哥哥帶我去,肯定不會有其他事情,我去。”
“那就對了嘛,你要知道在常委中,黨委部門除了我、你,還有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統戰部長,政法書記,宣傳部長,所以在常委名額中,我們是有絕對優勢的,因此有什麼事我們要商量著來,哪怕去投票,我們閉著眼睛都能投贏對方。”
王成也挺有默契的,“我當然是以您的意誌為主了,比如說這次用人,我基本上是以您給我的那份名單來去考核的,我明白,什麼事我都明白。”
“那就好,我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反正有我在安州一天,我就會護著你一天,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舉措?盡管做。我知道市委組織部部裏現在對你怨氣很大,你看一看有哪些人需要整?需要立個威?你跟我說,要不先處理一批?不要把他們當回事,犯了錯就得挨處理,什麼科級幹部啊?什麼處級幹部?整就整了,你要知道在我眼裏你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番極其肉麻的話,讓王成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這就是所謂的利益交換,王成可以給他帶來便利,他可以給王成帶來便利,如果說站隊?這或許就是一種站隊吧,但王成和別人不同,他有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次事件之後,部裏有幾個部務委員都被舉報了,舉報理由是說他們收錢不辦事兒。
這件事讓王成也哭笑不得,幾個部務委員主動找到王成,想要承認錯誤。
一般來說,因為種種關係,手底下的人出了錯誤,作為領導肯定是想辦法遮掩,在王成這麼多年的工作生涯當中,都是如此,單位的一二把手就像家長一樣。
但王成又很討厭這種形式,回到本書中開頭那幾章寫的那位專門勾引60後、70後、80後的小夥子,那位年輕幹部當時被別人老公舉報的時候,他們單位從一把手到政治部主任,也都瘋狂的去找受害人,請求撤回舉報,這種風氣一蔓延就很容易形成階級固化。
王成向來是看不起這種形式的,看著好像很有人情味,卻是拿普通公民的尊嚴去換得的,這種所謂的人情味是帶有血的,王成從來都看不上,而且深惡痛絕的引以為恥。
常務副部長對王成說,“部長,我們真的是愚不可及,竟然犯了這種錯誤,請您原諒。現在我們想退錢,可是他們卻不收,我們是鬼迷心竅,才收這筆錢,真的是第一次,因為是朋友,所以才硬著頭皮接下這些請托。”
王成仍然是滿麵春風地看著對方,然後說,“沒關係的,收了多少錢跟我說一下?”
“沒多少!收了百八十萬。”
“百八十萬?這麼多!你們膽子這麼大?要不然這樣吧,你們把錢退給當事人,我這邊聯係書記,讓紀委來查一查,你們如果真的是第一次,那麼你們寫個檢討,做個批評,這邊就了事,這樣也能還你們一個清白,對吧?不能讓你們背這種不白之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