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最後王成也沒有給出處理意見,而讓紀檢組著手處理了,紀檢組組長說,“王主任是越來越會做官了呀。”
沒幾天,書記表示要去下麵調研,要王成陪同,一般書記下去調研,省委秘書長和省委辦主任是必須要絕對陪同的,現在基本上書記去哪?王成的身影就跟到哪?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王成就像是書記的管家。
久而久之,大家通過詢問王成的足跡動向,就能知道書記的動向。
書記這一次又要去安州,一個省就那麼幾個地市,每年都要去下麵調研,來來往往總有重複的。
書記喜歡去哪個地市?就說明比較關注這個地市的發展。
王成對安州有著獨特的感情,不僅是因為他是安州人,更因為他在安州任過職,對安州他算是比較了解的,這一次帶了一台考斯特過去。開道車在前方不斷的亮著警燈,身後跟著一台考斯特、考斯特車後是幾台商務車,書記看著坐在一旁的王成,便問,“小王,你在安州任職那段時間有什麼感受嗎?”
王成看了眼書記,然後一本正經地說:“要說感受,真有!要說什麼重大感受?是真沒有。現在安州的存在的問題,全省其他地方也有,這不僅是安州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一個普遍性的情況。”
“所以說小王你深入的聊一聊,在組織工作方麵安州是否存在其他問題。”
“其實安州的組織工作問題在安昌也有,在省裏也有,那就是任人…”
那兩個字說出來之後,車上其他人都有些驚呆的看著王成,而新書記則笑眯眯的等待著王成接下來的話。
“其實越封閉的地方,他用人的手段越粗暴,首先肯定是有關係的人,在一般的人還在為找誰?該向誰彙報工作頭疼的時候?有關係的早就已經找到了“核心科技”。他們明白並了解。有關係的人早在崗位出現之前,就已經被安排好了下一步去哪?而沒有關係的,卻擠破頭都找不到關鍵的那個人。”
“我給您舉個例子吧,我老家縣城有一位普通幹部要提拔醫院的副院長,還有一位醫院的急診科主任想要提醫院副院長。兩位都找了人,一位找了本地供電公司的老總;一位去省裏找了一位處長,想讓這位處長給縣委常委打個招呼。”
“結果是顯然的,這位找供電公司老總的如願獲得了副院長的位置,為什麼?因為他在當地熟,哪個部門都跟他有交流、有交集。做了主要領導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喜歡別人壓自己,這種感覺當時在安州上班的時候…”
書記哈哈大笑,他說:“你這個說法說的特別對,要給你點個讚,你還是那麼敢說真話。”
“書記,在您麵前當然得說真話了,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幾年被一些公考機構惡意的渲染,所以很多年輕人認為體製內提拔很簡單,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我認識一個人也在省城某區上班,從一個銀行職員調到民政局搞事業編,幾年之後提拔到鄰區的團委任團委副書記,再之後轉任為團區委書記,沒幾年,又被任命為街道辦主任,他的這種提升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