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又一事件(1 / 2)

這件事後沒幾天,王成根據省裏安排,準備去地方某鄉鎮調研,調研農村的綜治工作。

王成還是比較喜歡這種調研的,因為可以發現問題,同時也可以散散心。

這次調研地點在安昌附近的一個鄉鎮,提前已經安排好了,現在以王成的級別下去調研,因為安昌市市委書記是省委常委,不需要陪同外,其他的主要領導都可能陪同,尤其是政法口子的領導,那當然要陪同。

現在基層的財政狀況是一塌糊塗,王成聽到很多真實例子。

如果單以財政收入來說,很多鄉鎮可能都維持不下去。

比如王成老家的鄉鎮財政收入,年財政收入可能不到百萬,但一年卻要支出幾千萬。

這些錢哪來的?

據熟知老家鄉鎮的領導說,說該鄉鎮已經欠了兩三個億了。那這種鄉鎮未來能怎麼辦呢?

沒有稅源!此類鄉鎮未來的走向將會成為一個重點難點。

這點在前一本書\/(仕途重任)中,王成也深入論述過,以後可能會大規模合村並鎮,大概率會把一一些鄉鎮撤換掉,加大鄉鎮的管理規模,從而減少行政運行成本,不然這個問題就會很大。

同時,鄉鎮也是政法單位比較關注的區域,在鄉鎮政法係統的含權量實際上比鄉政府要大的多,老百姓不會怕鄉政府,但一定會怕派出所。為什麼,因為手中有那支筆,因為有生死大權。這個工作也需要轉型。

至於為什麼安排王成去基層調研,王成明白第一個想就相關的政法係統工作進行巡視,第二個也想看看鄉鎮財政收入的真實情況,雖然他是政法書記,但也可以問問,因為最近在業內來說有很多傳說,真的神乎其神,當然這些傳說不可能、也不敢泄露到網上,泄露出去就要出大事,所以就隻能如此了。

王成帶著大隊伍到安昌郊縣的這個鄉鎮去調研了。

一到那兒,王成就問:“你們的財政收入是多少?或者說你們的稅收是多少?”

當地鄉鎮黨委書記很尷尬,說:“2800萬。”

王成不信,他看了一眼整個鄉鎮的情況。

但還沒有明說,還是問:“去年你們的財產收入多少?”

對方說“去年是2750萬”。

王成更加不信了。

於是他笑了笑,說:“你們說實話,說真實數字,我不會怪你們,這是我來調研,是想看真實情況,不想聽你們唱讚歌的,來,告訴我真實情況。”

對方臉紅了,隨後支支吾吾說,“我們一年的稅收可能是在70萬左右,但去年的財政收入是2750萬,雖然我不知道他那個稅源是…我們總是要一年比一年多嘛,不可能一年比一年少,所以就報了這個數字。”

王成無奈的搖了搖頭,“你們這樣就不怕這個雷暴嗎?這個牛吹出去就不怕被發現嗎?”

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臉通紅,跟過來的縣委書記和縣長也不曉得該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