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家的公子到了綜合二處後就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人是社會性動物,還是得在這種“接地氣”的地方上班。當然,對於公子來說,綜合二處就已經很接地氣了。
這天,公子和幾個綜合二處的幹部在討論一個事情:強省會對一個地方的經濟帶動作用很大,但需不需要盲目的合並省會區域?
幾個人在辦公室內坐著,看著屏幕上的一些數據聊起了天,像這種爭論,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
綜合二處,因為需要審核、需要起草專職副書記的絕大部分材料,所以這種場合很多,理越辯越明嘛!
公子一說話,其他的幹部們都沒有說話了。
“我認為現在社會上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極其短見的——比如說,就是要不斷的合並省城周邊的區域,讓省城的GDP做大,這忽略了強省會的初衷,強省會的目的是在於什麼?在於加強人才的虹吸,加強經濟的虹吸。如果一味的把省會區域擴大、以致使GDP變大變強,這種有吸引力嗎?我認為是沒有的,那隻是麵子上的好看而已——讓外人看:道南省會的這個GDP多少萬億了?有意義嗎?有意義,但歸根結底、實質要做精做強,而不是盲目的做大,盲目的做大GDP,我認為這是緣木求魚而已,還有人說,為了我們道南發展,應該讓我們道南和沿海一些省份的一二把手定期輪換,一個地方的發展和領導有關係嗎?有,但有多大關係呢?這需要綜合衡量。況且我們之前一直在實行的這種政策,應該是全省上下的領導幹部都要認識到自身的問題,認識到所在區域的問題,不斷地改進行政手段。這樣才有用。盲目的更換領導?但下麵的一些領導幹部依舊是怎麼愛怎麼樣怎麼樣?那有什麼用處呢?”
公子的話讓大家紛紛點頭。
事實上,公子敢說、也說出了很多人的真實想法。
這些年,有很多所謂的專家也好,所謂的民間專家也好,一直給省裏寫信,希望省裏能夠向帝都請求把安昌市周圍的幾個縣級市、外地的縣級市全部給並攏了,因為安昌周圍幾個外市的縣級市都發展的不錯,有好幾個還是全省前幾的縣區。所以有很多人便說“要做大做強省會,要讓我們省會有吸引力,就把GDP做上去嘛,短期內做上GDP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把周邊別的地市那幾個發展好的縣區全部並了”。省委政研室和省政府研究室都看到了這些東西。有的時候也不禁啞然失笑。如果要這樣的話,那何不把全省都變為安昌市呢?那一個省城就幾萬億GDP了,一下子躍居全國前幾了,有意思嗎?沒意思呀。營商環境和當地的政務公開透明程度,這才是最大的吸引力。單純的把一個省會的GDP做的大。的確有一定的人才虹吸效果,但如果營商環境跟不上?那麼這種吸引力是不可持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