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拜神(1 / 2)

南河市,位於華夏中東部,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

在南河市有一山,喚名“龍嶽”。

遠眺龍嶽山,猶如一條飛舞的蛟龍,這也是龍嶽山這個名字的由來。

山頂的道觀香火鼎盛,也是南河市的5A級風景區。

即便山勢有些陡峭,還是無法阻擋一些誠心的遊客前來參拜。

哪怕此時已經入冬,登山的遊客還是絡繹不絕。

此時的山腰處,一個身穿黑色運動服的年輕人正不緊不慢的登著山,不同於氣喘籲籲的其它遊客,年輕人一臉輕鬆,臉上毫無疲憊之意。

這不是別人,正是從濱海出發前來旅遊的白烈。

前世的他就喜歡登山,不然也不會有那一次的秦嶺之行,隻不過那個時候的他每天忙於工作,並沒有多少閑餘時間。

距離離開濱海已經近五天有餘,一路上他走走停停,欣賞沿途風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現在白烈有了這個時間,自然不能放過行萬裏路的機會。

又走了一段路,白烈便看見了售票處。

在售票處的四周,坐滿了歇腳的遊客。

龍嶽山風景區有一點十分人性化,就是售票處設立在了半山腰,而不是山腳下。

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篩選掉一部分遊客,如果連山腰都無法抵達的話,就沒有必要去買通往山頂的門票了,這樣一來也讓很多遊客少花了冤枉錢。

因此龍嶽山風景區在旅遊軟件上的評論好評如潮,這也是白烈決定來這裏登山的主要原因。

買了門票,白烈便繼續前進。

兩個小時後,白烈便攀登上了龍嶽山的頂峰,在這裏還有不少拍照留念的遊客。

山巔四周,雲霧繚繞,宛如仙境。

這裏空氣清新,白烈深吸一口氣,頓感心曠神怡。

他抬眼望去,一座道觀屹然佇立,道觀外觀古樸,卻不失大氣。

在道觀正門的牌匾上赫然寫著“道法自然”四個大字。

三清主殿明顯是遊客最多的地方,也許在大多遊客眼裏這三位神職最大,肯定也就最靈。

看著三清殿堆滿的遊客,白烈便沒有了去那裏的想法,跟一幫人擠著參拜,總覺得別扭。

白烈在道觀裏四處閑逛,倒沒有著急參拜,他大致看了一眼,發現兩處偏殿的人也有不少。

兜兜轉轉,白烈便來到了三清殿的後身,他發現在三清殿後身赫然還有一座大殿,這裏的遊客就明顯少了許多。

還沒去看殿名,白烈便被殿門口的對聯吸引,上麵寫道:

心存邪念,任爾燒香無點益。

持身正大,見我不拜又何妨。

看完後白烈頓感豪氣叢生,心說這樣的神仙一定要去見見。

隻見殿中供奉著一位赤麵髯須,身披金甲紅袍的神像。

他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威風凜凜。

白烈頓感一股正氣撲麵而來。

“小友,此乃王靈官殿,麵前這位就是我道家護法神將之首的王靈官。

門口的那副對聯上的話傳說就是王靈官所言。”

白烈聞聲望去,一位身穿道袍的老道已站立在自己的身旁,想來是這道觀的道士。

老道的目光炯炯有神,頗有些仙風道骨之意。

白烈謝過老道,便跪在蒲團上對著王靈官的神像拜了拜。

就衝那副對聯,白烈拜的也心甘情願。

起身後,白烈看向老道說道:

“道長,功德箱在哪?我想捐些善款。”

老道聞言先是念了一聲無量天尊,隨即說道:

“小友,本觀自開觀以來從不曾設立功德箱,功德從來不是由外物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