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的江山,白送。”這句歇後語儼然成了現代人對劉禪無能的肯定。
但白烈也試想過,如果自己做到那個位子上,未必會比對方做的更好。
提起這位先帝之子,諸葛亮的眼中說不出的複雜,他長歎了一口氣道:
“禪兒啊………他很聰明。
白烈對於這樣的稱呼並不意外,畢竟那時候的劉禪也尊稱諸葛亮為相父。
他沒說話,等待著諸葛亮的下文。
“不過禪兒生錯了年代,如果他沒生在戰亂年代,再受到賢士的輔佐,我想他會是一代明君。
我死之後蜀國勢弱,再也沒有能與司馬懿匹敵的謀士存在。
司馬懿便可隨意更改天象,因此蜀軍連連敗退,而禪兒那個時候就已經明白,蜀國敗局已定。
所以他的選擇並無不妥,至少保住了性命和後代子孫。”
諸葛亮平靜的說道。
對於這些事,現在他已經看得很開了。
白烈心說果然,劉禪不像後人想得那麼不堪。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的一幕就能看得出來。
在諸葛亮將死之時,便招來劉禪打算交代遺言,劉禪聽到消息後,把尚書李福派去聽取所交代的遺言。
諸葛亮在說完後麵的計劃,和交代好丞相候選人後,李福便急忙上去問了一句:
“丞相,陛下讓我問你,若是丞相百年之後,子孫當如何處置?”
諸葛亮當時的回答是“家中有八百桑樹,可以養活他們”。
從這一點中,就能看出劉禪並不傻。
而且白烈從諸葛亮剛剛的反應來看,這段曆史可能是真實的,不然諸葛亮提到劉禪也不會出現那樣複雜的眼神。
但他沒有去問,畢竟這種事不好過問。
“因為現在的三國演義中很多地方的描寫都是錯誤的,所以為了還原曆史,我自己又寫了一本三國,”
諸葛亮又繼續說道。
“那現在這本三國在哪?”
白烈本來就愛看書,而書中的原著人物所寫的三國無異於是最接近史實的,所以他連忙問道。
“我沒去寫實體書,現在網絡發達,我寫了一本網文,發表在了番茄小說網上。
名字就叫《三國戰紀》。”
白烈心說好家夥,諸葛亮都開始寫網文了。
他掏出手機,在番茄小說上搜索。
果然看到了一本叫《三國戰紀》的書,作者筆名就叫朱亮。
原本白烈以為這本三國會很火,但他發現看的人卻寥寥無幾,想來這也是跟現在的網絡文化有關。
這畢竟不是什麼爽文,並不會受到太多人的追捧。
不過書評大多都是好評,可見諸葛亮文筆放到現代也是一流的。
唯一的一條差評就很離譜,是這麼寫的:
“寫的不錯,但是裏麵對諸葛亮的描寫太假了。
諸葛亮可是運籌帷幄的人物,怎麼也會因為一點小事心煩意亂的呢?
這不貼近現實,作者刻意貶低我心中的那個諸葛亮,所以給個一星差評。”
白烈不知道諸葛亮看到這個評價時會是什麼反應,但他覺得諸葛亮頂多就是笑笑,便不再理會吧。
如果這位書友知道這本書就是諸葛亮本人所寫,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點了個加入書架,白烈決定有時間一定拜讀一下原本的三國。
兩人又聊了一些三國的事後,白烈便離開了。
他沒打算在南河市長待,畢竟巡察使得“巡”不是,一直待在一個地方就成“坐”察使了。
來到候機廳,白烈從背包裏掏出了一個黑色的日記本,在登龍嶽山旁邊打了個對號。
是的,他是有計劃的。
早在晃點冬青之前他就做好了詳細的出行計劃,龍嶽山是第五站。
讓我看看,接下來是………
奉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