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家的,今天要不是把大丫賣了,那就把狗蛋的拿去給人換肉吃。”
窗外灰蒙蒙的天色還不見亮,大嫂闖進了家門。
大丫娘掀開全是破洞的被子,驚得從土炕上摔了下來。
她艱難起身跪地哀求:“大嫂,孩子爹說不定過兩天就回來了,能不能再等等?”
來人惡狠狠道:“等?再等娘都餓死了,你們二房怎麼這麼不孝?”
一頂不孝的帽子壓得人喘不過氣,大丫娘看著兩個瘦弱的孩子,隻剩哭。
“你這喪門星,一天到晚隻知道哭,今天你就是哭死了也得把孩子給我一個!”刻薄的婦人說著就往孩子睡的地方走。
大丫驚慌的擋在弟弟身前:“大伯母,我爹前幾天托人說這次掙了錢,他買點糧食運回來,算算時間今晚就能到,要不你再等等?”
大丫瘦得兩隻眼睛有些凸,大伯母瞥了她一眼:“小賠錢貨,跟誰學的說謊,騙人死了是要被割舌頭的。”
見她不信,大丫趕忙從枕頭下拿出一張寫了字的紙:“這是我爹托人帶回來的信,村裏秀才老爺看過,上麵是這麼說的。”
大伯母從大丫手中搶過信,裝模作樣將紙翻來覆去的看。
半晌,大伯母有些不甘心道:“暫且再等你們一日,明天要是老二沒回來——”她頓了頓,指向大丫和弟弟:“兩個都換成糧食!”
等到人離開,大丫立馬將門關上。
大丫娘滿臉擔憂:“大丫,你怎麼能騙人呢?你爹什麼時候捎信回來了?我怎麼不知道?”
“娘,我不這麼說大伯母今天是不會走的,反正她也不識字。”大丫很慶幸從鎮上回來的時候,撿到那張別人不要的廢紙。
“可是,明天你大伯母來,你爹沒回來,你和你弟弟怕是都——”大丫娘的話沒說完,又開始哭。
大丫歎了口氣,下了決心:“娘,今天就將我賣了吧。”
“賣了你?”大丫娘搖頭:“娘舍不得,是娘沒用啊!”
“趁著大伯母不在,將我賣了,你帶著弟弟拿著糧食躲進外婆家,那裏沒人。”
小小年紀的大丫眼中都是愁苦,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家裏連觀音土都沒了,沒有糧食,他們娘三個都要餓死。
大伯母一家已經凶惡到要吃她和弟弟的地步,再不想辦法,她們會被餓狼啃食到屍骨無存。
-------------------------------------
元慶四十三年,大旱,全國多地莊稼欠收。
同年,慶豐帝老皇帝絲毫不顧百姓死活加重賦稅,勞民傷財為寵妃大興土木,斥巨資修建飛鶴台。
元慶四十四年,民不聊生餓殍滿地,慶國大亂,多地百姓揭竿而起。
官員們人人自危,再也沒人顧得上窮人怎麼活。
一開始,大家吃糠吃樹皮,後來更是吃土、吃人。
易子而食,不是什麼奇事。
“一碗米,愛賣不賣。”
牙婆嫌棄的上下打量眼前豆芽菜似的女孩。
“她嬸子,你再添點吧,孩子她弟弟還等著賣了她姐,換口吃的活命呀!”
麵黃肌瘦穿著破爛的婦人,背上背著比貓大不了多少的嬰孩,手上還牽著六七歲的瘦弱女孩,不斷的給牙婆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