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漪起身,將旁邊的軍製大衣往身上一披,冷笑道:“走。”
……
時隔近三年。
新周西北邊境,又再次不太平起來。
先是有紙媒鋪天蓋地地報道,沙族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這些,都是齊漪派人放出去的,炮火未至,輿論先行。
這些報道大肆渲染了沙族的狼子野心。
在所有人都默認了是沙族主動挑起戰爭的之後,真正的戰鬥便打響了。
這次不同往日,四海軍似乎完全掌握了在西域與沙族的打鬥秘訣,每每都能料敵機先。
在齊漪的親自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殺得對方是節節敗退。
銀圖與巴連的援軍,在窮途末路時自爆了身份。
但被齊漪全部以沙族奸細的名頭處死了。
兩方便隻能硬吃下這個啞巴虧。
畢竟他們沒辦法解釋,自己的軍隊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裏。
即便銀圖背後的艾爾蘇與巴連的小心思,昭然若揭,自詡文明國度的他們也不會明晃晃地說出來。
自新周一統,建國之後,新周在國際上,那也是過了明路的,再沒人敢正大光明地將他們的國土當成主戰場。
當然,鑒於齊漪之前的一係列表現,以及與眾多國家在戰場上結下的仇怨。
國際上,同樣有很多國家排斥他們,並不認可他們。
但齊漪並不在乎這點,她們國家初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之際,要什麼臉麵?
她不相信將來會有威逼和利誘解決不了的問題。
如果有,那就是拳頭不夠硬,利益不夠多。
如此一來,無所顧忌下,四海軍在西域幾乎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這場戰事的走向,與國際上的預測完全不同。
他們本以為會和以前一樣焦灼,打上幾個回合後各有勝負然後退去再休養幾年再打,甚至因為是四海軍遠征的緣故,所以沙族勝場應該更多。
但沒想到,這次四海軍的勢氣與戰略都不同以往,一路深入拿地,竟漸有把沙族打滅族的趨勢。
有的國家見勢不好,又開始借助國際輿論造勢,譴責新周是個侵略國家,齊漪本人是個野蠻的屠夫,她應該立刻撤軍,與沙族握手言和。
當然,為表公正,他們對沙族那邊也發布了幾句不痛不癢的遲來譴責,批評他們不該騷擾新周邊境,致使對方誤會,挑起戰爭,大動幹戈,勸他們趕緊議和。
同時沙族那邊竟也有登報,說是同意議和。
齊漪翻閱報紙時,差點沒忍住笑出了聲。
一邊讓人發聲明,說打算接受國際上的建議,與沙族擇日議和。
一邊又說沒接到沙族派遣使者議和的消息,他們隻是口頭說說,並沒有真正議和的意思,於是,前線的戰爭遲遲沒有停下的意思。
此後,不管國際輿論怎麼敦促,她都是嘴上應得好,手下動作卻沒停。
國際上沒辦法了,隻得又勸沙族那邊趕緊派使者議和。
眼見著四海軍長驅直入,已越過西部荒漠,拿下了整個大陸中西部回廊重地,眼見就快要打下沙族最後幾座城池了。
沙族那邊再度登報,說是已譴了使者過去,誠心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