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展的這一觀點一下子打懵了許多人,哦,何進要倒黴啊,那麼,十常侍一定是勝利的一方了。
“一切源於權力和**,權力是個好東西,問題是必須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不得位的權力就是**。
每個人都有**,不被遏製的貪婪就是取死之道。
比如,在座的將領帶兵,那是因為有這個能力。若是一個兵沒什麼本事,非要爭當這個帶兵的位置,兩軍對陣,敵人肯定要對這個帶兵的將領最關注,沒有足夠的本領豈不是找死嗎?
又或是一個沒有謀略的武將,要和田元浩這樣的人鬥智,同樣也是找不自在。
所以,取位很重要,坐在適合自己能力的位置上最重要。還有一個不可抗拒的命運,命裏沒有,非要爭,那是想早點兒去投胎。”
劉展了一通,田豐等人,包括剛參加幽州的郭嘉也聽了紛紛點頭,很認可主公的觀點。
可是,有些人並不關心這些,既然何進必敗,那就是十常侍這一方會取勝了。可這位不結果,盡些不著邊際的話。
許褚有些不耐,出列一抱拳:“主公,既然何進是無能之輩,他失敗了,也就是十常侍一方會勝利,是吧?”
“錯,錯了,十常侍一方也是失敗者。一個借著皇帝之威耀武揚威,現在,皇帝這座靠山沒有了,他們手裏還有什麼優勢,你他們還有希望嗎?”
“啊,怎麼會是這樣,雙方都成為失敗者?”
“嗬嗬,沒什麼奇怪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嘛!雙方相鬥,各施手段,免不了私下裏求助第三方勢力,最後得利的肯定是第三方勢力。”
陳宮出列問道:“主公,你認為誰有可能是第三方呢?”
“嗬嗬,這第三方肯定不止一家。現在整個大漢朝掌握兵馬最多的也就那麼幾家。
大漢守邊的兵馬最強悍,除了幽州之外,還有並州的丁原、涼州的董卓。
他們的內心怎麼想,別人不知道,但是,表麵上肯定打著正義的旗號。這一段形勢最為複雜,可以忠奸難辨。
至於最後的得利者,據我估計,大概是西麵的那個董胖子,他手裏大概至少有十萬多兵馬吧。”
在座的諸位對董胖子多少知道一些,也僅限於聞其名而已。
田豐對後期的形勢變化有些關切,追問道:“主公,這個董刺史是何種人品,他若取勝,今後會如何作為呢?”
“嗬嗬,董刺史,豺狼之輩,大漢朝廷控製在他手中,其結果不言自明。”
劉展這一,急壞了蔡邕:“既然董胖子不是個好東西,咱們幽州是不是有所作為呢?大漢朝不能毀在這種人的手裏。”
聽了老丈人的話,劉展搖搖頭,蔡伯喈太理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