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氣急,打馬挺槍直刺關羽,關羽不慌不忙,舞刀截住這一槍,二人戰在一起。
醜槍猛,關羽一接招便知,果然是一員猛將。
關羽的刀法,舞起來慢吞吞地堪堪接住醜的招式。在外人看來,關羽戰醜很勉強。
袁紹也是如此,一見幽州這位紅臉的戰將,感覺與醜差了一大截。心想,那個劉展牛皮吹破,所謂的幽州第一戰將,也不過如此,早晚被冀州戰將醜斬殺。
可是,作為對手,醜卻不這麼認為。醜與關羽對戰,每一招都覺著很別扭,很費力。
關羽這個刀法有講究,乃家傳春秋刀法。
平日裏,關羽總是抱著一本春秋讀,讀春秋與刀法沒有關係。但是,讀春秋知史,為的是提升境界,尋找感悟。
尤其是關羽跟隨劉展以後,每次比試,吃盡了苦頭。劉展力氣太大了,兵器相交苦不堪言。關羽苦思冥想,精研刀法,尤其在防守上下功夫,以期減少與劉展比武所帶來的痛苦。
經過的這幾年的努力,關羽的刀法終於有所突破,再上台階。
關羽現在使得刀法,正是春秋刀法的春,若春風般,輕飄飄若楊柳。這種刀法看似輕飄飄,刀鋒緩慢,實際上,用刀時,每一刀都是舉重若輕,連綿不絕。此刀法難就難在一個貼訣,兵刃相交,似貼非貼,觸之再觸,似膠著狀。
所以,春刀以防守見長。
關雲長今不打算使用秋刀,秋刀殺伐淋漓,若秋風掃落,橫掃千軍。換句話,此刀法主要是為了進攻。
主公交代過,今不許勝,更不許傷害醜的性命。所以,秋刀就不能用了。
作為旁觀者的角度,從遠處看,關羽顯然落了下風。
而作為對戰的一方,醜的感覺卻是不一樣,對方一招一式刀法黏連,使醜的槍法頓感凝滯,槍法似乎有些不連貫。
醜身體魁梧,力大招沉,槍法凶猛。若是一槍無功,必然順勢接著下一招。招招連貫若行雲流水,才能製敵。
現在的感覺卻不是如此,一招無功,下一招使用起來很別扭,不似以往那樣運用自如。如此一來,對關羽的威脅大大降低。
戰場上,關羽和醜兩員大將你來我往,二馬交錯戰在一起。
兩邊陣營的士兵,各自為自己一方搖旗呐喊,戰場兩麵呼聲一片。
轉眼間,關羽和醜兩員戰將已經鬥戰五十回合,雙方還是不見勝負。
此時,醜已經冒汗了,呼吸也顯得急促。再看關羽,原本是紅臉膛,現在更加紅了。
關雲長的刀法雖然看似緩慢,醜攻來的每一招,似乎都是險險地接住,有驚無險。反手攻向醜的青龍偃月刀,卻是飄忽不定,神鬼莫測,讓醜不得不心應付。
已經過去一百招了,兩個人依然酣鬥不止,一時間難分勝負。兩方軍隊的士兵嗓都喊啞了,聲音漸漸了許多。
轉眼二人相鬥接近二百招,戰場上的兩邊也安靜下來了,大家累了,不再像剛才那樣的呼喊,為鬥將加油。此時,袁紹方向的遠處,冀州方向一騎從後方疾馳而來。
劉展心想,要來的終於來了,大事可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