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李守拙啞然失笑。
天下間敢如此理直氣壯、明目張膽向一位王爺討要好處的官員,古往今來,江景辰還是第一個!
越是接觸,越是發現此子身上有著不尋同於常人的氣質。
“你倒是說說看,想要從本王手裏討要什麼好處?”
江景辰糾正道:“王爺說錯了,下官不是在討要,而是利益互換。”
李守拙饒有興趣追問道:“有什麼區別?”
江景辰正色道:“討要是王爺給什麼,下官便要什麼,互換則不然,下官有自主選擇換與不換的權利。”
“你與本王談權利?”
李守拙笑了笑,緊跟著說道:“你覺得你有這個資格嗎?”
江景辰淡淡回應道:“若是沒有,王爺又何必千裏迢迢來淮南道尋下官?”
李守拙收斂神色,詢問道:“你想要什麼?”
江景辰直言道:“下官想要進吏部。”
六部當中,吏部乃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掌品秩銓選之製,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製之法。
主要體現在對官員的管理上,通過選拔合適的人才來管理國家事務,確保朝廷的高效運轉。
此外,吏部還負責監督各級官員的行為,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簡單來說,就是掌握著絕大多數官員選拔、考核、升遷、罷黜的命脈。
也正是因此,吏部可以說是在六部中實權最大的部門。
反觀工部,除了能夠撈油水之外,權利小的可憐。
江景辰最不缺的就是油水,最缺的是人脈。
隻要進入吏部,哪怕是平調,也能夠利用職權開拓獨屬於自己的人脈,為往後的“江黨”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守拙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倒不是生氣,而是有些無奈,反問道:“你覺得本王有能耐讓你進入吏部?”
朝廷之上,有些話得由別人去說。
就好比江景辰不能自己跑到聖上跟前去說:聖上,微臣有大才,適合去吏部任職,您調微臣過去吧。
他的根基實在太淺,無論是孫敬遠還是馬季安,都不可能真心為他說話。
除他們二人之外,孟維楨不頂用,陶宏廣不適合,魏秉文連個官身都沒有。
後宮不得幹預前朝之事,皇太後和孟淑妃在這件事情上幫不上忙。
不是覺得李守拙能有這樣的能耐,而是在“半坦白局”之後,形成了一個可以相互利用的微妙關係。
現如今的局麵,需要麵對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當今朝堂之上,無他可用之人。
江景辰收斂心思,含笑回應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李守拙挑眉道:“也就是說,本王幫你進吏部,你便願歸順本王麾下?”
江景辰不再模棱兩可,幹脆利落的回答道:“隻要王爺幫下官進吏部,下官便投入王爺麾下。”
李守拙不置可否,轉言道:“當官都想上爬,可你才剛升遷水部司郎中,就有想著調任吏部......為何這般心急?”
江景辰稍稍醞釀情緒,回答道:“此次淮南道之行,下官感觸良多,百姓深受淮水之害,歸根結底症在官員,因此下官想進吏部,肅清貪官、庸官、昏官,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如此義憤填膺之語並未讓李守拙動容,反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本王從懂事起,便開始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你猜,本王信是不信?”
言外之意無異於是在說: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跟我玩什麼聊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