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
處理完各地抗洪防疫之事,江景辰首次召集招攬至麾下的官員,於之後事宜進行一係列安排,最後交待道:“凡地方碼頭,務必安排親信之人執掌。”
水路碼頭向來都是漕幫勢力管轄,並非是官府無能,隻不過是不屑於此類事件。
得此命令,各地官員交頭接耳一番,有人帶頭詢問道:“大人,可是要下官等人安排親信手下接管漕幫?”
江湖是江湖,官場是官場,各有相處之道,若非要強行幹預,結果怕是會適得其反。
眼見場中官員麵露憂色,江景辰解釋道:“各地方本就有專人負責碼頭事宜,各位隻需將那人換成親信,無需插手漕幫事務,隻需做好本分即可。”
通訊交通落後的朝代,水路是現今最快的出行方式,於運輸亦是有著莫大的幫助。
江南道盡在掌控,如今近半數的淮南道官員也歸入麾下,江景辰所做安排不為要做些什麼,隻為預防某些未知的風險。
曆經數個時辰的長談,各地方官員逐一告辭,返回衙門後第一時間開始著手安排。
待眾人離開之後,江景辰命人準備好一份重禮,將之送至淮南道節度使府上,隻不過禮不曾過府門便被退了回來。
青玉不解,詢問道:“公子怎麼忽然想起來給節度使送禮了?咱們之間,似乎也沒什麼交集啊。”
江景辰輕笑道:“他可是節度使啊。”
節度使,即節調度的軍事使官,負責管理調度軍需,同時管理屯田,主管軍事、防禦外敵,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
自打江景辰踏入淮南道以來,所做事不止一二,樁樁件件動靜皆是不小。
但身為道地最高、也是權力最大的官員,淮南道節度使自始至終都不曾出現。
對此,江景辰不明所以,但於官場而言,節度使此舉無疑是在示好。
既是如此,那便需要給予回應。
送禮,關鍵不在於收,而是在於送。
身為節度使,有一萬種理由拒絕收禮,但在淮南道攪出一場風雨的江景辰卻不能不送。
這是一個態度,隻需傳達到位便可。
淮南道節度使不知出於何種原因給出了一份善意,那麼江景辰在離開之前,必須要對這份善意給出一個回應。
青玉似懂非懂,轉言道:“如今汛期已過,防疫之事也到了尾聲,咱們是不是也該回京城了?”
萬金接口道:“今早京中來信,主要傳達兩件事:一是宮中傳了信,說是需要借用羅霓裳之力。二是楊士鈺將在二十日後與朱全中之女成婚,送了張喜帖到忠義伯府。”
江景辰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出聲道:“從淮南道乘船歸京,半個月的時間足夠了,也就是說對方算準了咱們歸京的時日,這可就有意思了。”
青玉好奇道:“婚宴請的該是親朋好友,無論是朱全章還是楊士鈺都與公子無甚往來,突然送了份喜帖來是什麼意思?”
萬金開口道:“以朱全章的身份,似乎沒有必要如此主動,想來這當中定是會有別的什麼陰謀。”
朱全章乃是正三品秘書監、參政知事,政事堂內有他一席之地,亦是有朱相之稱,滿朝文武也就少數幾個人敢不給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