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不是一件好事(1 / 2)

欺君之罪,可大可小。

輕者施以流刑,重者滿門抄斬。

當著皇太後的麵,自然不可能是後者。

難道是聖上知道了什麼?魏秉文頓時心慌,借著長袖的遮掩,死死的握緊雙拳。

不等開口,察覺不對的皇太後立刻說道:“皇上這話是何意?哀家倒真是聽不懂了。”

聖上忽然展顏一笑,回應道:“朕對秉文算得上了解,因此才會覺得這篇策論不像是他能寫出來的,倒像是子讓口述,秉文代筆。”

魏秉良,表字子讓,乃是魏秉文嫡親大哥,奉恩公府世子,在國子監進學時,就曾得了“魏家千裏良駒”的美名。

與弟弟相比較起來,哥哥便如同天上星星般閃耀。

隻不過魏秉良並未選擇科舉,也沒有選擇蒙蔭入仕,在他及冠之後便選擇閉門不出,對外聲稱:學問淺薄,居家苦讀聖賢書。

事實究竟如何,懂的人心如明鏡。

當年的恩怨未消,聖上不曾發話,魏家哪個敢入朝?

也就魏秉文這小子骨頭硬,想要去撞一撞南牆。

皇太後蹙眉,開口道:“皇上,這篇策論乃是秉文所寫,而不是......”

聖上麵色笑容不減,直接開口打斷道:“朕剛才已經說了,子讓口述,秉文代筆。母後,可是聽清了兒子的話?”

皇太後清楚知道策論的確是侄孫代筆,但口述之人乃是江景辰。

聽話中之意,似乎是知道些什麼,也沒打算追究,而是想要將功勞給哥哥,不給弟弟?

“許是哀家年紀大了,聽得不真切,倒讓皇上勞累多說了一次。”

“這又不打緊,母後若是沒聽清,兒子可以再說一次:這篇策論寫的真是好,對朕,對海運司,有著巨大的幫助,子讓功不可沒。”

聖上笑意盈盈,看也不看跪在地上的魏秉文,隻盯著皇太後臉上的神情,不肯放過一絲一毫。

皇太後神情並無波動,就如同一潭結冰的湖水,讓人看不清湖麵之下的波瀾。

“皇上此言,可是有重賞之意?”

“子讓早有美名在外,如今又立下大功,朕打算封子讓擔任五品官職,母後可是滿意?”

聖上笑得的眯了眼,像極了深山中的老狐狸。

剛入仕途便得五品官職,可謂是聖恩浩蕩,隻不過皇太後卻不覺半點喜悅。

魏秉文將心一橫,俯首參拜道:“草民替大哥叩謝聖恩。”

這是認命了!皇太後心中暗自長歎。

都是魏家子嗣,倒也不算是替他人做了嫁衣,隻是......

可惜了!

強龍之下,麒麟兒何時才能有出頭之日?

皇太後不知道,對此也毫無辦法。

聖上笑了笑,說道:“朕還需回甘露殿繼續處理政務,你將消息帶回府中,叫子讓做好準備,明日朕便會下旨封官。”

承恩公府。

當魏秉文將消息帶回家中,告知父親事情經過,等來的不是誇獎,而是一句:

“你竟然替你大哥謝恩?糊塗,真是糊塗。”

承恩公心中焦急,滿廳來回踱步。

魏秉文不解看向大哥,問道:“入朝即為五品,有何不好?”

聞言,承恩公心中怒氣更盛,大罵道:“你這豎子,做錯事還不自知,今日為父便教你個好歹。來人,拿家......”

魏秉良見勢頭不對,趕忙上前安撫道:“父親,二弟尚還年少,您說歸說,可不興動手。”

“年少?都已經十八了,還年少?”

承恩公越想越氣,訓斥道:“早叫你別胡來 ,你偏不聽,非得要謀劃,結果你看看,謀劃出來什麼來了?”

魏秉文心中亦是委屈,當即回嘴道:“父親莫不是看不上五品的官職?”

承恩公怒喝道:“你個憨貨,也不想想聖上是什麼人,今日若隻是六七品,那也倒罷了,偏是個五品。你可知道這五品官意味著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