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臣作為聖上身邊近臣,自然是聽懂了“請安”之意,領命後立刻動身前往大長公主府。
所謂“請安”,既是表明態度,也是在要一個說法。
嘉慧公主都已收到了懲罰,那麼雲瑤縣主自然不能夠幸免。
隻不過聖上礙於大長公主的顏麵,這才沒有親自下諭。
目的達到之後,張甲臣便離開大長公主府。
隨後,崇寧大長公主喊來雲瑤縣主,直言道:“聖上認為孫雅中毒之事與你有關。”
雲瑤縣主心中委屈,解釋道:“姑祖母明鑒,雲瑤不曾做過此事。”
崇寧大長公主淡淡道:“你做沒做過不重要,重要的是聖上認為你做了,那你便是做了。”
事關群臣家眷,眼下對於聖上來說又是緊要時刻,無論動誰都不好。
那麼,席間有能力對孫雅下毒,且處置後不會影響朝堂之人,唯有雲瑤縣主。
張甲臣除了請安之外,其餘什麼話都沒有說。
但崇寧長公主曆經三朝,又豈會看不明白眼下局勢?
雲瑤縣主自詡聰慧,卻是預料不到事情會發展如此這個地步,害怕之餘,哀求道:“望姑祖母垂憐。”
崇寧大長公主轉動著手中一串翡翠佛珠,閉目沉思良久。
“你且將席間發生之事說一說,不要遺漏任何細節。”
雲瑤縣主靜心回想,將席間狀況從開宴之前,到孫雅中毒之後,事無巨細說了一遍。
手中念珠轉了一顆又一顆,直至轉完一整圈之後,崇寧大長公主方才睜開眼。
“朝堂局勢緊張,聖上不好動群臣家眷,也不願將嘉慧推出來,表麵上是要你來承擔,實則是想讓本宮出手,他好從中......哎,咱們這個聖上,心眼也忒多了些!”
雲瑤縣主似懂非懂,小聲詢問道:“姑祖母可是想到辦法了?”
崇寧大長公主淡淡道:“參宴賓客中,有一人比你更加適合用來頂罪。”
雲瑤縣主聞言,想了想,接口道:“您是指百樂門大掌櫃,青瑤?”
崇寧大長公主點了點頭。
雲瑤縣主遲疑道:“她隻不過是一介民女,拿她來頂罪,旁人會信服嗎?”
崇寧大長公主含笑道:“有個交待就是,何須讓人信服?孫雅性命無憂,到時隻需予些賞賜,以示安撫便可。”
雲瑤縣主擔憂道:“可也沒個證據,能行嗎?”
處置一介民女,要什麼證據?
崇寧大長公主像是聽到了極為好笑的笑話,好一會才止住笑聲。
隨即喚來府中管家,吩咐道:“去一趟大理寺,傳本宮的話:民女青瑤,下毒謀害朝廷重臣之女,大理寺應秉公處理。”
大理寺。
江景辰正與孟維楨說著話。
衙役著急忙慌跑來,稟告道:“刑部來人,請江侍郎回去,說是迎接聖上口諭。”
這時候來聖諭?孟維楨皺起眉頭,狐疑道:“此事當真與你無關?”
聖上口諭,耽擱不得。
江景辰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來不及多想,隻得讓孟維楨多多照看青瑤。
臨出門前,正巧遇見大長公主府管家。
先前有過一麵之緣,江景辰便記住了此人模樣,好奇之餘,詢問道:“喬管家該不會也是來尋本官的吧?”
也?
喬管家微愣,反應過來後,笑了笑,回應道:“小人並非前來尋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