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牽線搭橋(1 / 2)

提出問題可以,可若是說要分析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麼......

青玉表示:這就不是我該幹的事情。

一萬人數並不算多,依著既定的募兵方案,隻需按部就班,很快就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誰都知道募兵一萬隻是前菜,重點則是之後的動作。

大周偃旗息鼓太久了,久到官員以為天下皆安,久到百姓以為四海升平。

孰不知,自打成為附屬國後,吐蕃國狼子野心從未消失,一直都在暗中發展國力,在等待一個卷土重來的機會。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自古皆是如此。

但凡有野心、有能力的帝王,必然會興起統一之戰。

關鍵是怎麼打,誰去打。

糧草如何籌備?

將領如何調任?

百姓如何安撫?

一樁樁、一件件,不說牽一發動全身,但各方麵都不容忽視。

當然,這些都與江景辰無關。

他所在乎的,是該如何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想要謀朝篡位,在局勢亂起來之前必須“安分守己”。

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

於江景辰而言,目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盡情施展手段,將那些有用之人捆綁上船,在隴右道這片地界上築起一道高牆,而後再徐徐圖之。

……

當天,夕陽西下,地點依舊是昨夜那處僻靜的小院,杜仲山將準備好的賬本交出。

總共二十一本賬冊,涉及五州十三縣文武官員,上到刺史,下到縣令。

江景辰不禁感慨:“隻要有實權,無論官職大小,全都打點到位……老杜啊,也是該你生意能做那麼大。”

杜仲山聽到“老杜”這樣的稱呼後,一直緊繃著的心弦終於放鬆了些,臉上笑容燦爛似三月春花。

“侯爺謬言,杜家那些生意也就是小打小鬧,勉強能夠養家糊口。”

“嗬,那你家人的胃口挺大,不好養啊。”

江景辰隨手拿起一本賬冊翻看,漫不經心詢問:“要是碰到那些不收賄賂的官員,你都是怎麼做的?”

杜仲山回答道:“官員不收,那就給他的家眷送,北庭那邊便是如此安排,若依舊無用,那便放棄那一帶的某些生意不做。”

隴右道那麼大,沒有哪一家能把生意全部吃下。

杜家的生意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暴利行當,那些行當難免有些見不得光,因此就需要有官麵上的人照看。

若有當地縣令軟硬不吃,那麼暗中一些暴利生意也不是不能做,隻不過會多出許多風險。

對於生意遍布五州十三縣的杜家而言,沒必要冒太大的風險,更加沒必要因為一地縣令不肯同流合汙,便借一州刺史之勢壓人。

杜家是生意人,而生意人講究和氣生財,不去主動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江景辰看了眼裝在木箱裏的賬本,好奇詢問:“本侯隻問你要鄔、溫兩家的罪證,你卻搬來一箱,這又是個什麼意思?”

杜仲山躬著身子,恭敬答道:“給一本是給,給一箱也是給,當中區別其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