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1 / 2)

莊延朔並未感到意外,點頭道:“老朽也是最近方才得知此事。”

李守拙又問:“可曾有過聯係?”

莊延朔回答道:“上次隨同王爺上船時,曾與舍弟見過一麵。”

李守拙想起那次是在江景辰離京之前,相約碼頭見了一麵,點了點頭:“兄弟重逢,想必有許多話要說吧。”

莊延朔回應道:“實不相瞞,舍弟與老朽並不和睦,因此老朽與舍弟之間,說是兄弟反目成仇也不為過。”

邵沅朗來了興趣,好奇追問:“這中間是何因由?”

莊延朔不願多言舊事,隻道:“舍弟違背族規,早已被逐出莊氏門庭,老朽與舍弟多年不曾有過聯係,舍弟對老朽的恨意與日俱增。”

話裏話外都在表明雙方的關係,是血脈相連的手足兄弟,也是難以化解怨恨的仇人。

李守拙不在意莊氏兄弟間的故事,他所在乎的,是他們背後的莊氏一族。

許州莊氏一族,早在前朝時便已名震天下,族中子弟出了許多大儒,治世之能臣。

後來不知何故,莊氏子弟逐漸淡出朝堂,再到後來分出了濠州一支。

許州與濠州相距甚遠,可誰也不知道,究竟是莊氏內訌,還是有意分出一支。

莊氏子弟多年不出,一出現就是兩名莊氏族人,且同在京城現身。

旁人或許並不覺得有什麼,但李守拙出於謹慎,曾派人暗中查探,隻可惜所知不多。

文人以筆為刀,殺人不見血。

李守拙一直有個懷疑,江景辰能搞出那麼多事,背後極有可能就有莊氏子弟的影子。

之所以會有這般想法,其一,是因莊氏的名聲,其二,是在他內心深處始終覺得,年十八九歲的江景辰不可能有那般妖孽。

縱觀江景辰做過的那些事,若背後有莊氏子弟的影子,那麼所有的事情則變得合理了。

莊氏沉寂多年,名聲雖不複如初,但一直都在,李守拙之所以執意招攬莊延朔,當中多多少少有受到江景辰的影響。

更加確切的說,那份影響是緣於他主觀的猜測。

大周不乏少年俊傑,妖孽如江景辰者,天下無二。

這個名頭太大,李守拙認為隻有傳承幾百年的世家子弟,方才有可能扛起來。

“就在之前,江景辰傳信,意在讓本王插手隴右道之事……此舉,先生覺得可是出自那位胞弟的手筆?”

“知之甚少,老朽不敢妄言。”

莊延朔當然了解自家胞弟的才華,隻不過自從兄弟鬧翻之後,如今已經過去許多年,那麼長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性。

李守拙稍作猶豫,將隴右道蛟龍之事說了一遍。

莊延朔直言道:“有時候,什麼都想握在掌中,反而什麼都握不住。”

李守拙眸光微閃,含笑道:“先生覺得本王不該插手隴右道之事?”

莊延朔搖頭道:“隴右道何止一事?蛟龍雖與真龍出自一脈,但那一位可沒有膽子興風作浪,王爺應將目光放在該放的地方,比如,張將軍。”

“張甲臣?”李守拙不自覺皺起眉頭,狐疑道:“先生讓本王結交張甲臣?”

天子第一心腹,誰人不想結交?誰人敢去結交?

邵沅朗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什麼,開口道:“莊先生的意思,是想讓王爺派人暗中觀察張將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