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根本沒有人緣(1 / 2)

在這“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時代,主動參軍的人都是窮苦出身,不懂什麼大道理,也識不得幾個大字。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蠢他們笨。

恰恰相反,他們心裏透亮的很,所在乎的不是忠君報國,而是誰能讓他們吃飽飯,是誰在給他們發錢,是誰帶著他們打仗,是誰把他們活著帶離戰場。

封疆大吏為何能夠擁兵自重?無外乎是達到了以上幾點要求。

江景辰沒有多少時間,因此為了盡快樹立軍中影響力,隻能用後世的“洗腦”手段。

通過事先安插進隊伍裏的自己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傳達一個信息:“所有人都當他們是臭狗屁,隻有江侯爺當他們是金疙瘩。”

不需要華麗的詞藻,也不需要講多大的道理,越是將話說的粗鄙,越能讓新兵們記在心裏。

以至於行軍時常出現一個現象,隊伍裏時不時響起罵娘的聲音,且不止是幾個人在罵,而是一整個隊伍都在罵。

不過短短半天的時間,他們就從有一點點兵樣的新兵,徹底轉變成市井癟三一樣的亂民。

若是把他們單獨拎出來,任誰看都不會覺得是個兵。

三十六計,攻心為上。

江景辰知道,想要完全收服新兵不能隻靠嘴巴上說,因此在安營紮寨後,立刻與身邊幾人開始商議。

“咱們隻有三百軍械,能夠裝備兩個隊,我會將這兩隊當作主力,因此需要兩名隊正,六名夥長,三十名什長,你們覺得誰更加合適?”

軍械包括弓弩。

同樣三百人,有軍械和沒有軍械的兩隊,他們之間的戰鬥力可以說是雲泥之別。

董瓚道:“隊伍裏有咱們一千人,公子不考慮讓他們擔任主力嗎?”

江景辰搖搖頭:“我要的是讓新兵歸心,不是讓咱們自己人出風頭。”

若論真實的實力,完全不需要別人幫助,那一千人足以完虐雞冠山匪。

如此一來,不止其餘九千人不會有半點參與感,還會因此引人懷疑,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莊延昌道:“從一千人中選三十八人,不是挑誰的武功更高,而是要看誰更適合。”

江景辰微微頷首:“先生繼續說。”

莊延昌道:“兩隊三百人,當中兩百六十二人是什麼都不懂的新兵,也就是說那三十八人的主要作用是負責訓練,其次才是管轄……”

莊延昌將心中想法仔細說了一遍,最後總結道:“一千人的武功相差無幾,那麼就從中挑選擅使長槍與弓弩之人,如此才能讓威力最大的軍械發揮作用。”

弓弩威力自是不必多言,槍乃軍中常用兵器之一,在戰場上能夠發揮足夠大的作用。

與矛一樣,槍乃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器,可用於近身格殺,亦能用於遠攻投射。

俗話說:“月棍,年刀,久練槍。”

若個人想要將槍術練得精湛,非十數年苦練不可,但在軍中卻能精簡許多,隻需不斷練習刺、擋、投,便足以應對尋常戰鬥。

不需要多少天賦,隻需重複不斷苦練,便能在短時間內收獲成效。

江景辰兩世為人,從未進過軍營,所知道的練兵方式無非就是學生時期的軍訓經曆,但那些根本不足以增添新兵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