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科舉舞弊案,大理寺上下忙得不可開交。

唐臨親自送了一位將領模樣的中年男子出來,“梁大將軍,您便先回將軍府休息,靜待陛下聖命即可。”

“有勞大理寺卿了。”

唐臨叉手一禮,“大將軍慢走。”隨後便進去了。

出得門來,原來侍立在旁的年輕男子終於忍不住了,“大將軍,自從陛下召您回京,如今已一月有餘。大理寺這邊遲遲不結案,兵部也不說咱們什麼時候能回去,前線眼看就要打仗了,咱們怕是趕不上了。”

原來,這中年男子就是原本征討西域的弓月道總管,梁建方大將軍。

自從被人彈劾後,他便帶著手下的中郎將曹敬快馬回到長安,並接連上書自辯。可如今一個月過去了,陛下那邊沒有回音,隻是賞賜了些財物安撫他。

沒有陛下旨意,兵部自然不敢讓他回去領兵,隻得放下前線戰事,在京中蹉跎歲月。

梁建方長歎一聲,“罷了,陛下聖心獨照,我等將領,領命便是。”

說著翻身上馬,往將軍府的方向去了。

曹敬也吞下未出口的話,騎馬跟在他身後。

不料,兩人半路竟遇到了吳王和荊王。

“參見兩位王爺。”

吳王李恪比之前瘦了些,精神尚好,隻是臉色有些發白。他在馬上矜持頷首,“原來是梁大將軍,不必多禮。”

荊王李元景則要親和許多,含笑道:“多日不見,大將軍這是從何處來?”

“臣剛從大理寺過來。”

看他的神色,荊王便明白是無功而返,隻得勸了幾句:“京城最近是多事之秋,大理寺也是忙亂的很。大將軍不必著急,你的忠心,陛下定是心中有數的。”

梁建方正色道:“多謝荊王。一切都是臣當初禦下不嚴之過,不論陛下如何處置,臣都甘願領受。”

“那便好。對了,薛萬徹薛將軍因足疾也在京中靜養,梁將軍若無事,也可去尋他說說話。”

幾人又寒暄了幾句,這才擦肩而過。

黃昏時分,曹敬從將軍府出來,便快馬加鞭,一路往城郊疾馳而去。

天色擦黑時,他在一個幽靜的莊子前下了馬,在下人的指引下來到主院。

“屬下參見王爺。”他跪下叉手行禮。

對麵坐著的人背對著他,正在湖邊喂魚。“來的晚了些,梁建方和你說什麼了?”

“屬下勸梁將軍去尋朝中重臣做說客,好早日回前線去。可惜,梁將軍太過愚忠。”

“本王安排你跟著梁建方多年,你也算爭氣,如今已是四品歸德中郎將,本欲借這次去平定賀魯,讓你多攢些軍功,卻不想遇上彈劾。罷了,前線你們暫且是回不去了,本王先設法將你安插進千牛衛或者監門衛,靜待良機吧。”

曹敬大喜過望,“多謝王爺提拔栽培。”

對方又撒了一把魚食,“本王栽培你,是為了日後的大事,你可明白?”

曹敬頓了頓,深深叩首,“屬下所有,皆王爺所賜。王爺但有所遣,屬下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而在他深埋著的臉龐上,卻極快地閃過一絲得意。

對方果然言而有信,不過半個月,他便收到了兵部的調令,成了守衛宮禁的左監門衛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