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米花在線書庫,歡迎加入米花書友大家庭,我們一起翱翔在文字的海洋裏麵,享受閱讀的無上樂趣##
易東方明白,葉向是為了他侄子葉衛紅能夠升任縣委書記,所以才不想讓薛冰複職。易東方當然不想讓葉向得逞,為了維護他的弟子據理力爭。
在雙方爭執不下之時,省委書記方中提出了折中方案,他說:“撤職似乎處分得重了一點,可薛冰這個同誌在處理橋梁垮塌這一事件中的表現說明他的能力尚不足以承擔縣委書記這一重任,還是把他放到下麵鄉鎮一級鍛煉鍛煉再說吧。”
當時幹部管理製度尚不十分嚴格,也沒有明確的立法,往往一個主要領導幹部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普通幹部的仕途。方中作為一省的最高領導,他的話起了一錘定音的作用,易東方和葉向都不好再說什麼,於是便有了這個讓薛冰降級降職任用的處理意見。
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的,易東方想道。不管他了,如果薛冰真的不是那麼塊材料,到時候再想辦法把他調上來給他個閑職就是了。
回到家的薛冰,翻看著易東方送給他的《歸田瑣記》,越看越奇怪,這本清人的筆記有什麼奧秘嗎,值得易東方專門送給自己。
書中介紹梁章钜,字茝中、閎林,號茝鄰,晚年自號退庵,祖籍長樂,後遷居福州。他生長在明清以來的“書香世業”之家,“幼而穎悟”,四歲從母開蒙讀書,九歲能詩,並博覽群書,立誌著作,二十歲中舉人,嘉慶年間時二十八歲成進士。嘉慶十年開始任禮部主事,嘉慶二十一年考選軍機京章。道光元年升為禮部員外郎,任大清通禮館、內廷方略館編修。後來,曆任湖北荊州知府、江南淮海河務兵備道,以及江蘇、山東、江西按察使,江蘇、甘肅、直隸布政使;鴉片戰爭期間,任廣西、江蘇巡撫,一度兼署兩江總督,不久以疾告歸。這個與林則徐同時代的人物的仕途閱曆倒是很豐富,書中記載了他的一些仕途見聞和一些民間驗方之類的,薛冰草草看了看,有點不知所謂的感覺,就隨手放到了一邊。
組織上新的任命很快就通知下來,薛冰被任命為東山縣相鄰的西海縣陳家夼鄉黨委書記。薛冰是知道這個陳家夼鄉的。它與東山縣緊鄰,翻過一座山就是,兩地並不直接通車,到那邊需要到西海縣城繞過去,坐車過去怎麼也要大半天時間。
陳家夼鄉四麵都是山,地理環境閉塞,隻有一條公路通往西海縣城,還要經過有名的十八盤山路,物資難進難出,所以陳家夼鄉十分地窮困,老百姓忙活一年,能夠吃飽肚子已經是很不錯了。
薛冰心裏對即將到來的任命已經有所準備,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不會是一個好的去處,可他仍然對自己被派到陳家夼鄉這麼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感到吃驚。要改變這個地方的麵貌可不是說句話那麼簡單,現在薛冰手中並不掌握任何資源,他明顯感覺底氣不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