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章 秦先生(求五星好評啊兄弟們)(1 / 2)

李愛國記得也就是在這一年,李先生向偉人提議進口糧食,並且也得到了批準,

隻是在冷戰的背景下,GC主義的華夏遭受著西方列強的禁運,糧食恰巧沒有在禁運的名單之中。

在三年饑荒的背景之下,這一計劃得到了快速的執行,也就是在今年華夏聯係的華潤集團,操辦糧食進口,中間好像還是通過外商。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幾年的糧食進口是從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等好多個國家進口的,這就給了李愛國從中間分一杯羹的機會。

如果隻是從一家進口還他還不好操作,因為賣了多少,買了多少都是有份額的,但是多個國家同時購買,操作起來就容易很多,

最主要的是,華夏為了老百姓能夠吃飽飯真的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可以說是學的代價,要知道進口就需要外彙,而這時候的外彙恰恰就是最缺少的。

60年代的外彙儲備僅僅隻有一億美元左右,這點外彙對於大批量的進口簡直是不值一提,要知道僅僅是1961年光糧食進口就達到了580萬噸,需要4億美元的外彙。

這五百多萬噸的糧食占據四九城、魔都、四九城周邊幾個城市用糧的百分之七八十,據說東北遼也用的是進口量,

這一點李愛國是打個問號的,因為東北黑土地可是產糧大省,而且東北的重工業很發達的,

整個華夏重工業的百分之七八十都在東北,應該不會用進口糧,但是資料確實是這樣記載的。

而且還有別的需要進口,比如古巴糖,僅這一項就需要一億美元的外彙,那個時候可不像後世那樣,外彙儲備多的用不完,

沒有辦法,總不能讓老百姓餓肚子吧,1960年華夏政府咬著牙正式決定動用“國家金銀儲備。”

出口黃金41萬兩,出口白銀1.4億兩,1961年糧食缺口持續增大,華夏決定由原計劃的41萬兩黃金出口計劃的基礎上再追加40萬兩,

總共出口81萬兩的黃金,甚至人民銀行還把銀器首飾都拿了出來熔煉成銀錠用於出口,

根據後來的資料統計,1959年的時候華夏的黃金儲備還是400萬盎司,但是到了1962年黃金儲備已經下降到了300萬盎司。

要知道這個社會是屬於金本位,如果沒有黃金儲備的話,國家的金融很不安全,甚至錢幣也會是一張廢紙。

美金當初為什麼那麼值錢,不就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係嘛,可以拿著美金直接換黃金,後來崩塌後才改成的石油。

從這一點上也可是看得出,國家真的是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的,要知道黃金換糧食壓根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如果換做李愛國的話,他要是有一塊黃金,隻要餓的不是超過三天以上,他就不會把黃金拿去換糧食,

這麼多的黃金外流,李愛國看著也心疼,就是不知道他能夠讓這些黃金留在國內多少,這個可真的是一筆潑天富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