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同唱一首歌(1 / 2)

所以,楊洋的語文成績也不算太差,起碼閱讀理解和作文,楊洋感覺自己還是有些把握的。

也就一些需要背誦的課文、詩詞,楊洋不太熟悉。

但是,現在還是初一,楊洋感覺自己用點心,完全可以把課文吃下去。

至於那些副科,楊洋感覺問題不大,比較占分數的物化,還要下年才開始學。

楊洋隻要從前世的學習方法中記起一點來,那就像滅絕手握倚天劍,除了張三豐和後來的張無忌,她是誰也不怕。

一會去找張靜靜要倚天劍去。

這樣想來,楊洋這次重生,去考高中乃至大學,還是有點希望的。

隻是楊洋的大學隻是單純的想得到知識,而不是規則。

其實,學校是不會教學生怎麼出人頭地的,因為,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讓人成為天才。

而是把天才變的平庸。

是為了向工業化的現代社會輸送合格的勞動力,而不是成長為人上人的。

統一的課本、統一的升學標準,造就了社會上大量的社會基層人員。

資本們才不會管什麼規則,談什麼節約。

他們隻會一遍遍的道德綁架普通民眾。

讓世上80%的人節約資源,從小就要求人節約用水。

可是,卡戴娜家族中,長年不關水龍頭,沒人知道。

全國高爾夫球場一年澆草叢所需要的用水量,可以和一座百萬人的城市一年所消耗的用水量持平。

所以,楊洋是想當一名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

不是畢業後四處奔波的996、社畜。

他要登上資本之上,做回資本的主人。

今天同學們一上午的學習,效率出奇的差,老師們也能理解,馬上就要舉辦校聯歡了,誰還能學的下去啊!

中午最後一堂課的鈴聲一響,全校的學生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樣,齊齊跑出學校,想早點回家,吃完午飯馬上回來。

家遠帶飯的同學也是馬上掏出飯盒,像餓死鬼投胎一樣,葷素不忌,蒙往嘴中胡塞。

楊洋看到這裏,一下想起張老板的幹飯人。

要是說張老板沒有經曆過這個場景,就創作出幹飯人之歌,楊洋是打死都不相信。

午飯後,大家早早來到學校後麵的操場上。

小嶺二中的操場有點奇葩,它是在二中圍牆外麵的,麵積倒是頗大,就是整備的有點潦草。

二中原來的小操場被擴招的學生占了,建了幾間教室,一排排,像筒子屋的那種教室。

魯南這邊叫起脊屋,還是起基屋,楊洋一直也沒有弄懂。

反正是操場沒了。

後來,學校又和村裏商討,學生沒有個操場做操也不行啊!

高大寺村委大手一揮,把學校後麵的圍溝劃給了學校。

二中又打報告給鎮裏,上儀河中拉了些河沙,把圍溝給填平了。

據說,鎮上還和河段管理處拉扯了好幾回合。

因為河沙是屬於河段管理處管理的,河段管理處卻是垂直管理,可以不鳥鎮上的。

最後,還是縣裏的教育局找到縣河段管理局,才算把這件事情解決。

至於圍溝是什麼,就是以前村裏挖的護村河,就像大城市要挖護城河一樣。

戰亂年代,各個村都有挖圍溝,把村莊圍起來中,注滿水,讓馬賊胡子不至於一下就能衝進村裏來。

這也直接導致,後來建國後,人口增多,村莊除了分為三大隊、五大隊的人,村裏還有個籠統的分法,「圍裏人」和「圍外人」。

楊洋聽說,後來二中招不到學生,學校倒閉後,被拍賣,買家光是把後麵的操場下的河沙重新起出來,就把買學校的錢賺了回來。

當年「沙場」堪比「殺場」,能玩轉沙場的都是胳膊上能跑馬的好漢。

一般人可玩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