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相處的剪影,在腦海中回放......

李知衡此刻,滿腦子隻有一個問題,江若瑤是否......

能聽見他的心聲?

他向來思緒穩定,既不宣之於外,也不會在心裏浮動......

因此,還一時無法辨認。

但現在,此刻不是分辨的時候。

江若瑤明確說出,百日咳初期咳嗽特征......

鄭大夫仔細聽,一一確認。

雖然江若瑤於他而言,還隻是個陌生人......

對於江若瑤的醫術,他們都不知深淺。

比試尚未開始......

但從前麵,江若瑤診治女孩的結果,以及鄭大夫事前已有的診斷......

幾乎確定,江若瑤所說,句句屬實,且她對百日咳的了解,遠在自己之上。

鄭大夫起身,拱手向江若瑤施禮,將她請到一邊。

“夫人,現在公布診斷意見,肯定會引起騷亂......”

鄭大夫道。

想起醫館東家心裏的話,江若瑤沒有接話,看向鄭大夫。

鄭大夫繼續道,“與夫人溝通,是想商量應對之法,以免病情擴散。”

江若瑤心裏一鬆,果然,沒有錯看他。

江若瑤問,“鄭大夫以前可遇到類似情況?你們一般怎麼處理?”

鄭大夫據實相告,“官府會劃定隔離區域,一般在善堂或寺廟。

感染和接觸的人,集中隔離進去。所有人佩戴麵巾,醫治用湯藥進行治療。”

江若瑤點頭,問,“治愈率如何?”

鄭大夫平和說道,“我隻經曆一次,畢竟,一縣經曆一次,就會傷筋動骨上十年......

千百家庭失去孩童幼子......”

鄭大夫繼續說,“當時我還年少,醫術不精,隻能幫忙照顧,但湯藥並不算對症,死亡過半。”

江若瑤心裏有數,細細思量,便與他娓娓道來。

“鄭大夫醫術精湛,剛剛無法確認,並非對百日咳全無了解,而是......

這名少年,目前症狀比較輕。

這一點,很重要,給了我們補救和預防的時間。

症狀輕的患者,傳染性也相對較弱。

你們曾經,認識到它的傳染性,將患者和普通距離隔離開,做法是很有必要的。

隻是我建議,將患者和接觸的人,再進行分開。

畢竟,不是所有接觸的人,會感染百日咳......

治療手段、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可以節省醫者們工作量,側重對感染的病患進行救治。

當然,期間,接觸病患人,如果發展成病患,則轉入確診的病患區域,這樣是不是更好?”

鄭大夫聽聞,連連點頭,好處顯而易見。

江若瑤又道,“百日咳之所以讓人畏懼,除了難以治療......

更在於傳染性,波及麵大。

所以,重點應該在與對病患和疑似病患的清查......

他們的接觸人員,也都需要隔離起來。

漏網一個,有可能前功盡棄,滿盤皆輸。”

鄭大夫眼睛發亮,豁然開朗。

這不僅僅是治療問題,更是防止傳染性疾病的看待問題。

如果隻局限於病患的死亡率,反而容易忽視重點。

如果控製了傳染範圍,即便死亡率沒有下降,但死亡的人數也會大大減少。

時間緊迫,但江若瑤認為,有必要和鄭大夫溝通清楚,畢竟,病患和接觸者被隔離後......

他們就是,直接給病患進行治療的醫者。

他們,本身就是接觸者。

還沒有說幾句,身後侍衛們的心聲,已經迫不及待傳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