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仙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他漫無目的地走著,時而停停,心高氣傲的環顧四周。像是一位微服私訪的帝王,在巡視自己的江山。
“天高地迥,仙境無窮。世間行樂如此,不如逍遙神仙,好不快活。”
“禦六氣,攜仙遊,抱月而終。遮天光,鎮魍魎,求天地正。敢問上天有仙否?仙人何故不尋我,隻恨蓬山遠,更隔一萬重。”
葉仙兒獨自呆在一處鳥語花香的地方,他每天都會來感受這裏輕輕吹拂的風。對他而言,這是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此處碧野青青,綠樹成蔭,稻田金黃,荷塘清幽。鄉間小路蜿蜒,雞鳴犬吠相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們辛勤耕耘,收獲豐碩果實。這是葉休的家,故遠村。
村落依山傍水,房舍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別具風韻。石橋流水,綠竹掩映,好一幅詩意畫卷。
不巧天公不作美,頃刻間瓢潑大雨落下,葉休罵罵咧咧的衝回家中,已然成了一個落湯雞。
“啊,可惡的老天,早晚一日本仙滅了你!!”回到家裏,葉休又是罵了一句狗娘養的,接著慌忙火氣的扯下打濕的衣服,隻聽“哢”的一聲,衣服差點被撕出一道口子。
“靠,我這暴脾氣!!”葉休一把將衣服摔在地上,氣得氣喘籲籲,看著那搖搖欲墜的破門都忍不住想去踹他一腳。
隨著破門“嘎吱”一聲響,一個美豔的婦女走了進來,三四十歲的樣子,但卻不怎麼顯老。
“休兒,你又在這發脾氣?你發給誰看?快把衣服撿起來放外麵的木盆,待會兒我洗洗。”這名婦女就是葉休的母親,名叫張盼男。雖然言語中帶著批評的語氣,但不難看出她對兒子的寵溺。
葉仙兒即葉休,是一個意氣風發的14歲的少年。葉休家境其實非常貧窮,父親走得早,一家的生活一直都是母親一人苦苦支撐著。
張盼男為了給葉休一個美好的童年,在葉休年幼時常常跟他講述仙人的故事。她告訴葉休,天上住著很多仙人,一般人死後靈魂都能夠飛到天上去,位列仙班。
導致葉休到了如今都還深信著真的有仙人存在。他在村子裏總是神神叨叨的,像個招搖撞騙的神棍。所以村民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葉仙兒。
葉休道:“娘,都跟你說了多少遍,我的衣服我自己洗。我才不要你給我洗,你都不帶洗幹淨的。”
“我們窮苦人家,要穿那麼幹淨幹嘛,又不是出去嫁人。聽村裏人說,旱季又要來了。到時候天幹,連灌溉莊稼都沒水用,還不省著點。”張盼男說罷,還是拿著衣服出了門。
葉休對這位將他從小養到大的母親十分孝順。大概從六歲起,他就開始操持家務為母親減輕負擔了。
這天下的雨淋人時大,人們一進了屋子雨就小了起來。好像上天也看葉休不爽,就是誠心戲弄他一番。
雨也停了,母親還在井邊提水洗衣服。閑來無事,葉休就在目前還沒有家徒四壁的家中到處搗鼓起來。無意間,他翻出一本爛書。書破得像這房間一樣,連封麵都沒了。
窮人家孩子沒上過學,書本紙張都是名貴之物。葉休自然也好奇,就拿著書一篇篇地看了起來。
母親識字,曾交過他一些。所以葉休雖然是個賤農,也還是能看得懂書上的一些字的。
書上有些字跡模糊,加上葉休識字不多。在這本書中他隻能看懂幾句話,比如“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天之道是何物,莫名其妙。”葉休放下破書,搖了搖頭。
他現在肚子餓了,準備出去找他的那些“信徒”們那裏找點吃食。一出門,一個穿著破破爛爛,臉上長花的孩子迎麵撞上葉休。
那孩子一副焦急害怕的樣子,見到是葉休,便大吼一聲:“葉休,不好了,你娘死了!!”